天空觀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勝者王敗者寇,穿越到清朝成李衛,天空觀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雍正四年九月。 老九愛新覺羅.胤禟暴死於幽所。 老八愛新覺羅.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 曾經風光一時,權傾朝野的老八老九,在徹底絕望中,度過了人生最後的時光。 “胤禩若肯實心辦事,部務皆所優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而其心術之險詐,諸大臣亦無與之比者。” 這是雍正對老八的評價。 “胤禟不知感激朕恩,肆行傲慢,全無臣下事君之禮,且稱出家離世等語。如此荒誕不經,朕不解其胸中是何意見也?朕受皇考付託之重,臨御以來,於國家政務悉心辦理。朕自揣精神力量,可以經理有餘,惟於弟兄之中,此數人萬難化誨,既不感恩,又不畏法,使朕心力俱困。” 這是雍正對老九以及幾個兄弟的評價。 但民間對此二人的去世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猜測,幾乎都認為是被雍正給毒死的。 李衛得到這個訊息後,無奈的嘆了口氣,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年齡增長後的問題,或者是當官的時間久了,對於這種政治鬥爭有種深深的無奈感。 想當初自己之所以非要離開京城到地方為官,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想參與到皇家這些人的競爭當中。 勝者為王敗者寇,歷史永遠都是勝利者來譜寫的。即使民間小道訊息滿天飛,可實際情況究竟如何?誰又能說的清楚? 人都死了,誰還會真的去關心他們遭遇過什麼?只要能滿足於每個人心中的那點小九九,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他們兩人死不死的其實沒人在意。 就像是現代社會的烏俄戰爭,巴以衝突一般,誰對誰錯其實已經無關緊要。只要一切都符合自己國家的利益,站到自己國家的立場上那就是對的,否則就是站錯了隊伍。 又當烏粉又支援侵略者,不顧自己國家利益,還裝著人模狗樣的大談狗屁道理,這樣的人有當漢奸的潛質。 畢竟國家統一高於一切,只要是有利於我們國家統一的立場,那就要堅決支援,否則你去當白鬼子算了,中國人可不稀罕你。 彭家屏此時是萬幸當初聽了李衛的話,先行整治了老八老九他們在浙江的田地,不然等到今天,情況就徹底的變了。 “可問題是,李衛這傢伙為什麼提前很多年就堅定的認為,八王九王會不得善終呢?” 彭家屏百思不得其解,難道真有天蓬大元帥透露天機嗎? 這尼瑪叫什麼事啊?為何這神仙總是偏愛李衛? 雍正四年十一月,吏部侍郎沈近思上疏擁護,說汪、查等人使"越水增羞,吳山蒙恥",條陳整頓風俗、約束士子的十條建議,雍正批轉浙江巡撫和觀風整俗使議行。 "若此無恥違法之事,查氏子弟如此,必為浙江人所慣,既藐視憲法,又辱支名,應為浙江人鄉,必設法阻止。" 果不其然,四爺下詔停止了浙江士人鄉試、會試的資格。 按照先前與孫詔的商議,李衛採用了孫詔的辦法,由孫詔率先在寧波地區展開工作,成立有關部門考察當地的官員以及鄉紳士族交納公糧的問題,如有拖欠公糧事,該地的讀書人不得參加任何地方舉行的會試。 民間聽到這一禁令,怨聲載道,而孫詔發揮出了他能說會道的本事,反正宗旨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決不肯讓步。 觀風整俗使王國棟此時也到任了,按照雍正的指示前來整頓浙江風氣。 可他前腳剛到浙江就聽聞了李衛下發的這條命令,雖然還沒有在整個浙江展開,先只是區域性先行開始,但還是氣得夠嗆。 他擔心的是此舉會激起浙江讀書人的激烈對抗,引出大亂子。可幾次前去巡撫衙門求見李衛,李衛都不在府中。 據說李衛帶著手下幾個人,去各地下基層去了,聽說是要了解各地文士呼聲,調解各種矛盾,隨時跟蹤檢查受株連而未定罪文士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訓導,責令改正。表現好的文士,還要將其事蹟一一記錄歸檔。 由於沒有李衛的命令,觀風整俗使王國棟也不好擅自行事。最重要的是,整個浙江,除了李衛的命令,他的命令也很難釋出下去。 李衛既然見不到,觀風整俗使王國棟乾脆直接去了寧波,他倒要看看,這個寧波知府孫詔是如何治理這些讀書人的? 要真是光下基層瞭解民生,李衛才懶得走這麼長時間。想著工作娛樂兩不誤,他帶著小佟和熹妃,由諸葛帶人親自保護,杭州、揚州、常州、蘇州等地,凡是江南有名的景點,挨個的都去逛了,捎帶腳就把工作做了。 具體的記錄工作,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就可以完全的勝任了。這四個小傢伙如今那可都是響噹噹的人精,比起四大名捕來說,在江湖中闖蕩更加顯得遊刃有餘。 至於府內,有彭家屏這老小子在,還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守護,李衛很放心。 在蘇州,李衛按照四爺的指示,見了江蘇巡撫張楷,商議了治理海塘的事宜。張楷對海塘的瞭解比起李衛來說,要熟悉很多,但苦在他沒錢,一共才籌措了幾萬兩銀子,根本就起不到多大作用。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