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上鉤,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度限制。
但有了蒸汽機後,一切便不一樣了,鐵箭是特製的,通體都是鋼鐵,極短極尖,上百支放在圓盤中,由蒸汽驅動,配套以多條鋼絲做成的弓弦輪番發射,除了沒有利用火藥之外,已經是初具後世機關槍的雛形。
這樣的十幾座連弩放在陣前,只需要一次連射,就能將射程之內的數百鮮卑騎兵殺得所剩無幾,苴羅侯和瑣奴就是猝不及防下,被打的損失慘重,再也無法越過易京南下。
如今兩人知道,想要硬衝過去已經是不可能了,為今之計只能是暫且退兵,再做打算。
苴羅侯陰沉著臉,出聲道:“給晉軍發信,說我們這次願意停戰。”
“北走五十里後,我們不往西去,而是從漁陽去遼西,去白狼山和樓班會合!”
“若他們食物充足,咱們就等兩個月開春,若是食物不足,咱們就裹挾樓班,一起攻擊幽州邊境諸郡,我就不信這些邊民家裡都沒有食物!”
瑣奴聽了,笑道:“大王英明,屬下馬上去做!”
當天鮮卑就往北而去,他們的動向一直在袁熙下屬探子的監控之中,在得知苴羅侯帶人往東北去了,袁熙對諸葛亮說道:“不出軍師所料,他們果然要去白狼山。”
諸葛亮出聲道:“算算路程,他們最快十天左右便能到達,到時候要是樓班看不清形勢,便會和鮮卑合兵,抄略遼東遼西,為禍幾十萬邊民。”
袁熙出聲道:“沒錯,要是他們裹挾邊民,便會形成大患,所以絕對不能放過他們。”
“反正是他們先背信不按我們路線走,所以我們先下手為強,也不算違背約定。”
“這也是個好時機,將魚都引出來一網打盡,軍師這計策很妙,幽州這地方,存著心思的部族不少,如今便是檢驗他們的心思和成色的時候了。”
“尤其是公孫家族,他們貼著烏桓首當其衝,就看他們如何選擇了。”
諸葛亮道:“如果他們不傻的話,斷不會跟隨烏桓作亂,畢竟幽州被胡人佔領,他們作為漢人家族,能有什麼好下場?”
“若真如此短視,那便是自尋死路了。”
“倒是高句麗也許會趁機聯合鮮卑搞事,不得不防。”
袁熙出聲道:“壓制高句麗的關鍵,就要看國讓那便,怎麼利用投降的三韓了。”
“投降的三韓和高句麗也是有仇的,如果用的好,便能壓制住高句麗。”
他轉向諸葛亮,正色道:“這種一個戰場上,多條戰線同時開戰的,我是遠不如軍師的,便是公與先生也有所不如。”
“所以這次白狼山之戰,我便全權託付給軍師了。”
“子龍文遠等大將,皆交由軍師排程指揮。”
諸葛亮聽了,連忙出聲道:“亮必不負使命!”
他想了一下,說道:“那易京這邊?”
袁熙說道:“軍師先領軍出發,我暫時在這裡坐鎮。”
“一方面我為軍師做好後勤,另一方面我善於守城,也能防止鮮卑打個回馬槍,防止潰兵透過。”
“鄴城那邊若是有魏軍反攻,我也能及時趕到鄴城。”
諸葛亮心道這確實是最好的選擇,在他看來魏軍反攻的可能性不大,眼下袁熙的身體也不適合長途奔波了,當即拜道:“如此亮明日便整兵出發,主公千萬保重,若是覺得用人捉襟見肘,可從青徐甚至江淮調人,畢竟之後幾年,中原仍是交戰的中心。”
袁熙笑道:“軍師就如此看不起吳國?”
“我聽說你兄長諸葛瑾在吳國拜了大將?”
諸葛亮沉聲道:“亮兄長是有才能的,但離著伯言子敬,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江淮如今兼具天時地利人和,亮實在想不出,吳國憑什麼翻盤。”
袁熙笑著將帥印交給諸葛亮,“軍師和我想的一樣,孤便祝軍師這次馬到攻城,平定邊地!”
諸葛亮當即接過帥印,就要出去點兵,卻被袁熙叫住,說道:“天氣酷寒,軍師也一定保重身體,不要勉強行事。”
諸葛亮聽了,拜道:“多謝主公關心,亮年紀尚輕,身體即可支撐得住,請主公寬心。”
袁熙望著諸葛亮出去的方向,心道但願如此吧,後世諸葛亮就是太過勞累,要不是這次大戰非他莫屬,自己不想這麼做。
而且寒冬苦戰,晉軍死傷數目定然大幅提升,但放過了這個機會,以後想要擠破這些毒瘡,可就難了。
次日一早,數萬晉軍帶著糧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