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黨爭,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君之道,誰也無法避開,虞翻等人皆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時時刻刻和張昭張紘公開唱反調,以為明哲保身之道。

而這次鬥爭的焦點,就是拜將的軍師都督之爭。

大軍發動,不可能空缺軍師,程普黃蓋等人勇武有餘,權謀不足,若無周瑜水平的人坐鎮,只怕下場比之前的巢湖之戰更加不堪。

於是江東派和徐州派不約而同推舉出了己方的合適人選,江東派這邊推舉的是諸葛瑾,而徐州派那邊,推舉的是陸績。

這種景象頗為荒誕,因為諸葛瑾是徐州琅琊人,反而陸績是純正的江東人,等於是兩邊各自在支援對面的人。

這種默契裡面,蘊含著很多的潛規則和考量,可以說是兩派私底下交鋒和妥協的結果,而且這裡面。還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結之處。

諸葛瑾是諸葛亮兄長,當初曹操屠徐州,兩人逃難,他留在了江東,而諸葛亮則是去了荊州,就此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

而陸績雖然比陸遜要小,卻輩分更高,也是如今陸家家主,也是徐州派推出來作為軍師的人選。

單從年齡和經驗上來說,陸績如今不過十六七歲,而諸葛瑾相比之下要大上好幾歲,而且有不少領兵作戰的實績,顯然是比陸績更有資格的。

但另外一方面,兩人其實都存在不小的問題,因為諸葛亮和陸遜,是兇虎麾下極為有名的兩大軍師,諸葛亮陸績和其皆是有親,所受的質疑非議也是不小。

但吳國找遍上下,實在是找不出比兩人更合適的人選了,不然誰會拿著江東大軍的性命當做兒戲?

但兩派也知道,相比先前的周瑜等人,陸績和諸葛瑾實在是太年輕了,在軍中威望嚴重不足,這次孫權突然決定發兵,是不是也太急了些?

虞翻等人一邊往裡走,一邊說著話,虞翻見眾人質疑,冷笑道:“大王這點上倒沒有做錯,再拖下去,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前些日子鑄造的大泉五千,作為俸祿發放了不少,你們多少都有收到了吧?”

“然而這才不出三個月,這錢就和廢鐵一般,都頂不上先前的五十錢!”

“聽說最近有好幾個官員的俸祿全是大泉一千五千,結果窮的家裡揭不開鍋,孩子都餓死了,最後跑去晉國了?”

顧雍聽了,臉色一變,連忙低聲道:“仲翔,這裡什麼地方,注意言辭!”

虞翻也知道自己失言,匝吧了下嘴,悻悻道:“這樣下去,我都要斷糧了,聽過吳景那些人投靠晉國後,混的風生水起,他那本事我是知道的,不就是傍上了一條粗腿麼!”

“說來吳家也是夠狠,一個女子,先後獻給孫氏袁氏,偏偏地位越走越高,真是服氣。”

“聽說那位生死存疑.大王現在打晉王,算不算不孝……”

旁邊的人都快瘋了,闞澤撲上去捂住虞翻的嘴,低聲喝道:“仲翔,你想死我們不攔著,別拖我們下水!”

眾人正一片混亂間,那邊卻走過來幾個人,眾人一見,卻是張昭張紘,嚴畯陸績四人。

江東派幾人見了,便過去相見,虞翻卻是不露聲色和陸績交流了下目光,很少有人知道,兩人私交甚篤,甚至遠超江東派大部分人!

江東派看到嚴畯,也是暗道幸好嚴畯怕死,推了都督之位,不然這次軍師之位,怕是妥妥落到其頭上。

嚴畯是徐州彭城人,精通詩書三禮,同時熟讀兵書,在張昭的推薦下做了騎都尉,在對山越和劉備軍的作戰中表現頗為亮眼,本來是身為軍師呼聲最高的人選,連孫權都一度極為認同,準備擇日拜將。

但嚴畯卻是堅辭不受,說自己相比晉國的諸葛亮陸遜,亦或劉備的龐統徐庶,計謀上都遠遠不如,若自己做了軍師,只會讓吳國兵敗。

對此孫權也很無奈,嚴畯本人如此信心不足,強讓其作為軍師也沒有意義,所以才有了今日找兩派入宮商議之事。

孫權今日在殿上的意圖很明顯了,吳國已經是孤注一擲,你們兩派誰也別想置身事外,一定要定出軍師人選,將來打了敗仗,是都要負責的!

兩派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當下苦著臉進了孫權內殿,就此事展開了唇槍舌劍的辯論。

數日之後,吳國集結十萬人,分數個方向水陸並進,同時打入了江淮數郡,大戰在短時間內就波及到了上千裡的戰線。

這次吳國隱忍良久,自然來勢洶洶,漢南長沙告急,江夏丟失過半,連防守長江的甘寧在猝不及防下也吃了不小的虧,被迫退往濡須水方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