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交換,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堂上眾官望向發話之人,發現竟然是軍師祭酒陳琳。

他們心中冒起一個念頭,不會吧,陳琳是晉國的人?

這個時候說這種話,不是找死嗎?

軍師祭酒有一個職責,便是管記室,即外方公文的整理上報,晉國和漢南國的來書,自然也在此列,所以陳琳陳言,也是分內之事,但關鍵是早不報晚不報,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報?

而且眾官打眼望去,發現曹丕面露訝色,顯然是不知情的,雖然說曹丕不可能事無鉅細都提前知道,但陳琳這表奏極為敏感,顯然之前沒有跟曹丕透過氣。

陳琳此時也是硬著頭皮,心中暗暗叫苦,眾官的想法,他自然明白,如今他是趕鴨子上架,為了還袁氏的人情,才如此做的。

他是徐州人,祖地在廣陵射陽,算起來和陳登所在的陳氏還有些關係,不過最初陳琳混的可是比陳登好,因為他開始依附的是袁紹。

之後袁紹去世,袁氏二子相爭,鄴城被曹操奪取,陳琳沒有來得及逃出,在死亡的威脅下,被迫投靠了曹操,這也是許多文人通病,雖然文采很硬,但骨頭並不硬。

彼時他的家族都在廣陵,這屬於袁熙治下,不過袁熙倒沒有為難陳琳家人,而是如常對待,尤其是陳琳老母在廣陵也受到了不少關照,讓陳琳無形欠了袁熙一個人情。

加上陳琳投降,也是對袁氏有虧的,所以這些年他過得也是頗不自在,好在曹操欣賞他的文采,讓他在曹營過得也不錯。

而曹丕後來和曹植競爭的時候,陳琳私下給曹丕潤色過不少文章,讓曹丕得以和曹植分庭抗禮,因此陳琳在曹丕上位後,也算是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然而這次晉國來書,投到記室這邊的同時,陳琳也收到袁熙的密信,裡面只有寥寥數字,便是拜託陳琳在朝堂上商量換俘之事。

陳琳思慮再三,最終還是硬著頭皮照書信上所說去做了,他自然也有自己的考慮,要是這種舉動會讓他掉腦袋,那陳琳是斷然不會做的。

但陳琳有些見風使舵的本事,他和袁氏關係眾人皆知,越是光明正大提出來,眾人反而越不會懷疑,且他也曾身為俘虜,替被俘的于禁說話,算是感同身受,也能讓曹魏官員同情。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晉國大勢遠強於魏國,陳琳也要為自己提前謀條後路,免得跟著魏國這條大船一起沉了。

於是思慮過後,陳琳將晉國和漢南國的聯表內容稟報出來,說道:“兩國要求以這來年大戰之中,包括於將軍在內共二十多名魏國將領,來交換包括前漢天子和劉姓宗室及家眷出許都。”

“對方還加了一條,若是陛下能答應,兩國將承諾今歲將不會進攻許都。”

此話一出,很多人心裡第一反應是答應算了,且不說劉協已經沒用了,要是能捱過今歲,曹魏便有喘息的寶貴時機,說不定來年構築防線,來年逼退兩國,曹魏也不用遷都了,豈不是好?

就在很多人心中升起這股心思時,卻有人站出來喝罵道:“這赤裸裸的威脅,豈可答應他們,這不是城下之盟嗎!”

“臣願隨軍出征,擊敗兩國宵小,滅其囂張氣焰!”

眾人定睛一看,卻是杜襲,這是潁川四傑中最有名的噴子,不過他倒是也有資格說,畢竟在文官之中,除了司馬懿之外,就屬他和晉國作戰次數最多,中間也因此負傷,還受到過曹操褒獎。

他這時候說這種話,未必是真意出征,而是為了去除兩國給魏國的壓力而發話,因為若是直接答應了兩國要求,魏國的顏面不在,百官更是會離心喪氣。

當下有人也反應過來,陳群站出來道:“杜議郎言之有理,那兩國極有可能是以此為餌,藉機滅我魏國威風志氣,趁著我們內部意見不一時,趁機進攻許都,不可不防。”

“且前漢天子身份敏感,豈可輕易交出,若被兩國利用釋出對我大魏不利的言論,可能會造成極壞的影響。”

眾人紛紛點頭,但此時也有人出列,發聲道:“但於將軍還有宗室將領們,也是為了魏國死戰,不敵被擒,若是能將其交換回來,我魏國也會有更多的可用之才啊。”

此話一出,眾人也是議論紛紛起來,曹姓將領就不說了,外姓將領也是曹魏抵禦兩國的重要力量,樂進已經在鄴城戰死,于禁不敵被俘,要是不管不問,只怕寒了軍中將領的心。

想到這裡,眾人也不禁暗罵背後主導的晉國心思深沉,這擺明了就會其借題發揮,讓魏國難以抉擇,怎麼做都不合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