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鬧劇,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船隊緩緩啟程,當從鄱陽湖水道一路進入長江的時候,江水中不時還能浮現出屍體來。
袁熙看到江邊兩旁的百姓們若無其事地打水洗衣,心道這個時代的衛生問題,還是任重道遠啊。
古時的江邊因為運輸便利,往往多是人群聚集地,由此而興盛的農工商業,也相對內地更為發達,但其實也有一個相當大的隱患,那便是疫病。
江邊看起來是最不缺水的,但反而作為飲用的水源,其相對來說卻並不乾淨,沿江居民多在江中打水過活,古時燃料稀缺,江邊更是難以找到適合生火的柴火,這導致百姓多以生水過活,甚至生食極為普遍。
而江水相比於井水河水溪水,更容易受到汙染,尤其是這種大戰過後,江中多有死屍的情況,更是難以保障水源的安全性。
而居民對此卻早已經習以為常,何況他們也並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每日飲用這些不知道含了什麼東西的江水,這也是為什麼古人說南方地區多瘴癘的原因,很多莫名的疾病傳播,皆是因水源汙染所傳播的,各而且水邊本來就人口密集,一旦爆發疫病,便會在短時間內傳播開來。
袁熙曾經研究過後世三國時期的疫病,發現其最容易傳播的,一是人口密集的大城,二是水系交匯潮溼之處,若是兩種條件滿足,加上戰亂的催發,便有可能形成極為可怕的大疫,後世張仲景所在的荊州便是如此,幾場大疫就讓張氏家族十不存二三,堪稱這個時代最為可怕的災禍。
袁熙馬上寫了幾封信,分別是給劉備和自己沿江領地內的官員,讓其密切注意有可能爆發的疫病,如今天氣入夏,更是需要加緊提防的。
果然不出他所料,船隊進入長江,北行到濡須水的時候,廬江九江就有報告疑似疫病傳播的表書,袁熙當即停下船隊,安排官員調查救災,同時劃撥柴火等物,讓沿江居民生火煮飯熬藥。
因為吳國的事情已了,袁熙倒也不急著回壽春,便行到最近的城皖口督促救災,船隊入城的時候,袁熙不由想起當年自己便是在這裡救了劉蘭芝焦仲卿,寫下了孔雀東南飛,如今數年過去,早已經物是人非,讓人頗為唏噓。
他在皖口呆了兩天,卻是恰好遇到了從長沙郡趕來的糜夫人。
袁熙和步練師一起將糜夫人接到府裡,和糜夫人說了步練師的事情,糜夫人笑著和步練師說了幾句話,步練師知道兩人有話,便紅著臉下去迴避了。
袁熙拉著糜夫人的手道:“夫人這次辛苦了。”
“玄德公身體如何了?”
這次攻打吳國,在江淮行商的糜夫人也親自趕來皖口,緊急調動了糜家商隊運送物資,得以讓袁熙以最快的速度打下南昌。
後來袁熙打下南昌,糜夫人算是完成了任務,她卻是聽說劉備受傷回到了長沙,作為劉備義女,她已經有好些年沒有見過劉備,袁熙為了讓她盡孝道,便讓她去探望了劉備,此時正好返回來。
糜夫人輕聲道:“情況不太好,我遇到了元化先生,他私下對妾說,義父怕是命不久矣。”
袁熙眉頭一緊,他沒想到劉備傷勢這麼重,不由出聲道:“鄙視我看到玄德公時,其氣色尚好,怎麼會這麼嚴重?”
糜夫人道:“元化先生說是當時義父中箭後,其實箭頭已經傷了內臟,但當時因為傷得不深,所以拔出箭頭後處理了創口後,義父便繼續領軍作戰,並沒有放在心上。”
“元化先生趕到後,先給龐統軍師治療了頭部箭傷,之後再去看義父傷時,發現傷口先前已經縫合了。”
“元化先生當時也不可能割開傷口再看裡面,於是便開了些將養身體的藥材,隨即準備去南昌和大王會合。”
“但次日義父開始發燒,元化先生嘗試了幾種法子,最後以金針探出是內臟破損潰爛原因導致。”
“元化先生猜測最早時候內臟創口並不大,所以也沒有多少痛感,但之後卻是漸漸開始擴散惡化,等到發燒的時候,卻已經是有些晚了。”
“之後元化先生重新給義父切開傷口,清理裡面的腐肉,數天之內做了兩次手術,雖然後來重新縫合了,但先生私下對義父說,有些地方滲透到內臟裡面,他是無能為力了。”
“彼時妾正好趕到長沙見了義父,得知此事後頗為難受,義父卻對妾說人生死有命,同時讓妾回來帶話,說很感激夫君一直以來的襄助之情。”
袁熙聽了後,知道這有可能是劉備的遺言了,心裡也頗不是滋味,嘆道:“玄德公當世君子,可惜了。”
“元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