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鬧劇,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權見了,一時間也說不出話來。

袁熙站起身來,出聲嘆道:“我袁氏若有你這樣的兄弟,又何至於內鬥不休,差點導致袁氏覆亡。”

孫權冷笑道:“但吳國還不是亡了!”

“我孫氏還不是.”

袁熙冷笑道:“孫氏怎麼了?”

“吳國就一定是你孫氏的?”

“你孫氏發家都是依靠袁術,我可不可以說吳國也是袁氏的?”

“如今我能保孫氏一族平安,你真以為投靠曹氏,其要是統一天下,孫氏能比現在好過了?”

孫權怒道:“那就是你袁氏的了?”

“你比我大不了多少,要不是起點高,運氣好,我”

袁熙冷笑起來,“孫權,你還在自欺欺人呢?”

“這些年我幹了,你幹了什麼,你自己沒點數嗎?”

“你是打得過曹操,還是打得過我,還是能到北地去打鮮卑外胡啊?”

“你打過勝仗嗎?”

魯肅孫匡看孫權臉漲得豬肝一樣,趕緊看向袁熙,心道你再這樣說下去,怕不會直接把孫權氣死吧?

陸遜出聲道:“主公功績,天下有目共睹,沒有必要自降身份,和失敗者逞口舌之利。”

袁熙已經出了氣,便借坡下驢,他將冠冕丟在一邊,對陸遜道:“伯言說的極是,我衝動了。”

“你有什麼話對孫權說嗎?”

陸遜望向孫權,上前一步,出聲道:“吾乃陸遜陸伯言,陸氏家主陸公紀從子。”

“遜想問問,叔父是怎麼死的?”

他之前早就從孫邵口中得知答案,此番只不過是當面向孫權驗證,果然孫權聽了之後,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過了良久,方才澀聲道:“孤對不起公紀。”

陸遜漠然道:“兩國相爭,無所不用其極,但大王也太冷酷了些。”

“遜只慶幸當初走的早,能得遇主公,不然留在吳國,怕也是如此下場吧。”

“不然遜的兩條臂膀和一個腦袋,可不夠砍的。”

他這話已經說的很直白了,孫權自己屁股都不乾淨,還有臉說別人,孫匡救了孫權的命,尚且如此,更別說陸遜和陸績的關係,其實是從廬江一路扶持過來的,如今陸績為吳國盡忠,卻陷入內鬥身死,換誰不寒心?

袁熙出聲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仲謀還是好好想想自己的未來吧。”

“對了,如今南昌百廢待興,我已經封孫季佐為平安侯,襄助兩位都督伯言子敬重建豫章,儘快恢復民生。”

“至於仲謀你,則是隨我北上壽春。”

孫權聽了,冷笑道:“晉王這是要公開處刑于我,明正典刑,以壯吳國聲威嗎?”

“不,”袁熙語帶嘲諷:“只是有人放心不下你,不然我才懶得理你這種逆子。”

孫權又氣的差點吐出血來,袁熙不再理他,吩咐侍衛好生照看,便回身出門。

孫匡跟著袁熙出來,苦笑道:“匡倒是極為羨慕二兄能去見阿母,要是我和他能換換就好了。”

袁熙拍著孫匡肩膀道:“把你們兩人都帶走的話,江東還以為我要過河拆橋了。”

“等過一年半載,豫章重回正軌,你隨時都可以去壽春。”

孫匡連忙謝了,最後出聲道:“二兄,應該沒有事吧?”

袁熙嘆道:“只要他不一心作死。”

“說來孫權對你這麼差,你卻一直擔心他,我也很難理解,你當真不記恨他?”

孫匡聽了,苦笑道:“二兄一直志向很大,自長兄去世,他是我們三兄弟中最有可能光耀孫氏的。”

“如今走到這種地步,只怕他也心有不甘吧。”

袁熙聽了,說道:“他還算幸運的,整個天下,有多少才華志向都不缺的人,卻未逢時機,出師未捷身先死的?”

“爭奪天下,吳國根本沒有走出江淮這一隅的眼光,讓他去壽春清醒下也好。”

數日之後,孫權和孫匡在吳國群臣的見證下,交出了印璽國書,正式宣告吳國滅亡。

朝堂之上,除了孫邵嚴畯等幾個孫權鐵桿大臣要和孫權一起被帶走外,袁熙只安插了少量自己帶來的官員,而其他官員,則會被派遣到江淮各地任職,吳國本來內部就是一團散沙,江東士族利益也沒有受到大的損害,如此安排之後,便再也掀不起風浪。

袁熙見諸事已定,他擔心魏國會趁機從豫州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