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政略,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時也壓制了部下立功過大,產生的功勞分配失衡,可以說是想法異常巧妙了。”

“當然,這種做法隱患不少,但另一方面來說,其無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適合數州同時出擊禦敵的戰略,可以給其手下最大的自決權力,從而能以最快的程度應付各種變化。”

“這種做法以前便有之,便是效仿高祖立朝,但之後漢室也經歷了八王之亂,元氣大傷,所以兇虎這種做法,無疑也是在涸澤而漁,不過這些危險的苗頭,都被其暫時壓制到水面下去罷了。”

“若是其本人亦或某處發生意外,便有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可能強盛一時的晉國,瞬間崩塌也說不定。”

陳群的發言,彷彿是油鍋裡面落下的水滴,群臣紛紛低聲議論起來,因為陳群很多說法,也能應對到魏國內部,眾人在驚歎於陳群大膽的同時,也為陳群的眼光所震撼,因為今日這種說法,以前是從未有人提過的!

如果袁熙在場的話,也會驚歎於陳群此人的政治嗅覺之靈敏,陳群有可能軍略不行,但在內政決斷上,絕對是屬於當世前列的。

陳群看的很準,袁熙如今為什麼要屢屢親征,便是知道自己手下的人才太多,要讓他們完全毫無顧忌的施展才能,遲早會讓產生尾大不掉的後果。

思慮過後,袁熙作用的做法是堵不如疏,他給了諸葛亮陸遜沮授等人開府的權力,而在軍權上抓的很緊,便是儘量避免出現馬超韓遂那種軍頭,畢竟很多將領本沒有反意,但打著打著功勞大了,自然也會被部下推到臺前。

袁熙雖然不覺得魏延黃忠這些人會反,但將領一多,必然會有競爭,良性惡性的都不可避免,所以袁熙自己便厚著臉皮出征,將最大的那份功勞攬到自己身上,避免出現後世鍾會滅蜀後反亂的事情發生。

而在內政上,袁熙則是在堅持大一統的同時,將領地內的治理權儘量下放到基層,依靠城鎮官員治理,和當地計程車族地主形成制衡,最大限度保障百姓的權利。

他這種做法,看似是在拆中央集權的臺,但實際上,按照後世的歷史,因為交通和資訊傳遞的落後,皇權根本無法滲透到村鎮這種底層,皇權不出都城,和士大夫豪族共治天下,才是常態。

不是說沒有更好的做法,但社會制度受限於生產力,封建社會的極限,始終會被卡在工業化的那一條線之前。

而袁熙在利用各種訊息傳遞工具,雖然並未完全打破這條壁壘,但已經是摸到了符合這個時代的一些門道,那便是領地巡迴治理。

他始終沒有停在一個地方,而是不斷轉戰,不斷了解各地民生疾苦,讓各地官員不敢為所欲為,生怕哪一天袁熙突然到自己領地內考核。

這種做法,也只有擁有蒸汽動力交通工具的晉國可以做到,陳群無疑是看清楚了這幾點,才敢於在曹丕面前分析晉國的施政優點。

同時陳群也敏銳地發現了袁熙這套做法的隱患,那就是晉國繼承人皆是年幼,而且袁熙孩子不少,若是其壽命不長的,後面諸子各自分封,有可能會重演漢景帝七國之亂舊事!

坐在人群后面的司馬懿也是心中佩服,陳群這番話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曹丕事前點頭才敢說的,但無論如何,單從眼光上來說,陳群就遠超其他官員了!

群臣震動不已,一時間交口稱讚,魏國如今被晉國壓制的太慘,如今也需要陳群這一番言論來鼓舞人心,不然晉國再勝下去,魏國就要不戰自亂了。

曹丕伸出手來,往下壓了壓,朝堂上又安靜下來,曹丕開口道:“那依照尚書令之言,我大魏該如何應對啊?”

司馬懿心道來了,這顯然是唱的雙簧,就是為了引出陳群接下來的話。

陳群拜伏在地道:“應對有三。”

“一是正本清源,延續大統!”

“漢天子既然已經無意天下,數次上表禪讓,那大王就不須推辭,應上天承運,延續國祚!”

轟的一聲,眾人紛紛出聲贊同,等聲音漸漸小了下去,陳群又道:“二是休養生息,養兵屯馬,暫時蟄伏几年,靜待晉國生亂,到時候全力反擊,方能一戰而定!”

這話也頗得不少曹魏將領官員贊同,這幾年眾人已經打的精疲力盡了,很多人甚至都不贊同前次的兩路佯攻,今天陳群提出來,自然是得到了很多贊同。

陳群最後出聲道:“三是肅反內政,上下一心,為此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臣建議儘早遷都!”

“而遷都之後,官員自然位置變動,故臣建議,推行新的官員遴選之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