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封王,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其中的分寸,就麻煩軍師把握了。”

諸葛亮苦笑,這可是個相當麻煩的事情啊,豈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

袁熙又道:“如今司馬懿已經出兵,前線暫時保持均勢就好,我也不打算拖太久,準備幾日,先把詔令發了,半個月後大典,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高句麗烏桓那邊,先給他們封號,至於接不接受是他們的事情,他們要是來得及趕過來,願意過來的都可以過來。”

諸葛亮答應下來,心道自己這位主公,真是說幹就幹,絲毫不拖泥帶水啊。

當日鄴城之內,便傳出了袁熙將要稱帝的訊息,同時傳令各州官員留在本地主持政務,無需到鄴城觀禮,事後聽候任命調遣。

這訊息一出,鄴城頓時忙亂起來,本來鄴城就準備整軍發兵,官員將領都在忙碌,如今一來就更是連軸轉了。

楊修和禰衡被安排了草擬詔書的工作,兩人挑燈熬夜,逐字逐句斟酌用詞,到了三更兩人都已經睏倦不堪,楊修命人打上水來洗了把臉,又和禰衡商討了大半個時辰,方才大功告成。

兩人望著窗外隱隱發白,都是是如釋重負,楊修命人端上酒來,和禰衡對飲起來,苦笑道:“我從出生到現在,就屬跟著大王這一年裡面最累,做的事情幾乎是以前幾十年的總和。”

“咱們這位大王從來不會停下腳步,彷彿被什麼追趕著一樣。”

禰衡狠狠灌了一大口酒,悻悻道:“我看不是什麼在追他,而是前面有什麼在等著他。”

“你看他每日那樂此不疲的樣子,哪是被人追,而是樂在其中啊。”

“我比你稍早幾個月,也不過一年多時間,期間大王先打荊州,後打鄴城,再攻鮮卑,最後掉頭滅了吳國,如今又要馬不停蹄稱帝,同時對付魏國和外胡。”

“這一年裡面,我走過的路,是前半輩子的十倍,大王做的這些事情,怕是別人十年才能做出來的,我是沒見過這樣的人,只這一點,就讓我說不出話來。”

楊修搖頭道:“算了,既然大王以身作則了,咱們這幾年辛苦下吧,他總不可能一輩子都這樣吧?”

他又看了眼詔書後面的冊封,嘆道:“大王心也是夠大的,左右丞相開府,分封諸王,雖然封地不多,而且都是附庸國,但還是讓我恍然有一種夢迴周朝之感。”

禰衡咕嘟嘟又灌一口,“大王可不是周制,他這是外儒內法,皮是道家,骨是墨家,血肉是名家啊。”

楊修聞言大笑起來,“正平這話,真是精妙。”

“大王日常言行,極重思辨邏輯,這是名家之道,而大王極為重視工匠技術,這是墨家之長,反而是外皮道家最假,天下皆是沸沸揚揚傳言他是聖人轉世,卻不知道大王私下極為不屑。

“大王走的路,和前代帝王完全不同,我倒是很有興趣,他能走到何等地步。”

禰衡搖晃著酒壺,嘆道:“更厲害的是他眼光也很準,我這些日子和大王掾屬接觸不少,發現各個身懷才學,至今沒發現過沽名釣譽之輩。”

“要知道我先後輾轉幾個主公,其掾屬大半是濫竽充數之輩,哪裡有晉國這種氣象。”

他指了指詔書,“不過封這麼多王,是不是有點兒戲了?”

楊修嘆道:“這才是大王高明之處。”

“他此舉是在變相削弱封王的影響,封王越多,王就越沒有實利,而且重點限制了擁有軍隊數目,最後其實只剩下了一個名號而已。”

“大王這心思,可真不像個年輕人啊。”

數日之後,得益於傳信通道的進步,幽州和江淮陸續收到了袁熙將要稱帝的詔書,當即各地官員紛紛上表慶賀。

而公孫家族和烏桓也同時接到了允許去鄴城觀禮的訊息,公孫康和塌頓雖然知道可能趕不及,但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動身,快馬加鞭趕往鄴城,這個時候是表忠心的最好機會,他們怎麼也不會錯過。

而訊息傳到高句麗邊境的田豫這邊的時候,已經是十天後了,趕去鄴城是來不及了,於是他將詔書帶給城中的高句麗使節,讓其帶給高句麗的大王。

高句麗使節一看詔書內容,當即大驚,這竟然將高句麗納入晉國,同時冊封異姓王的承諾!

這簡直是一步登天了,這不作為華夏藩國,而是直接屬國,這是數百上千年來高句麗的願望,高句麗使節馬上跨馬加鞭,趕往高句麗都城。

如今高句麗在位的是第九任大王伊夷謨,他收到詔書後,也是驚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