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還債,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協在鄴城呆了兩天後,便決定要動身返回漢南國去了。
雖然袁熙挽留其多呆些時日,但劉協拜謝道:“多謝陛下好意,我這一路上,在鄴城裡面,已經看到了足夠多的東西了。”
“相比之下,漢南那邊卻是事事落在後面,我回去後,必當向漢南王報說晉國氣象,讓漢南也能稍微加快腳步。”
“漢南以南的南蠻,千百年來還未曾教化,如今漢南王想要打通去暹羅的道路,協也想幫著出份力。”
劉協說的漢南王,是指新登位的劉禪,彼時算算年紀,也不過五六歲,即使文有徐庶,武有關羽輔助,也不過是個毛孩子,哪會有這種清晰的想法。
袁熙猜測這些話,應該是劉備的遺命和想法,特地借劉協之口向自己說出,就是暗示漢南國並無意爭鋒中原,希望袁熙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網開一面。
對此袁熙也是心中暗歎,他對劉協道:“公還請帶幫我帶話,說無論何時何地,漢南需要援手,晉國都會竭盡全力,義不容辭。”
劉協深深一拜道:“那我就替漢南王謝過陛下了。”
袁熙送劉協車隊到了鄴城門口,劉協下車和袁熙拜別,便上了馬車,旁邊伏壽上來盈盈一禮,說道
“大王救命之恩,妾銘記在心,可惜無以為報,今日一別,山高水長,相見無期,願大王心想事成。”
袁熙肅容道:“夫人英雄不讓鬚眉,就此別過,一路平安。”
伏壽斂衽還禮,跟著上了馬車,車隊緩緩啟程,出了鄴城,往遠方而去。
袁熙望著車隊揚起的滾滾沙塵,心道塵世紛紛,這對夫婦經歷了無數驚心動魄,生離死別,如今能夠安度餘生,脫離這塵世兇惡的旋渦,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漢南之事,袁熙並不覺得是需要自己長遠考慮的,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未來遲早有一天,漢南會重歸華夏,在此之前,自己只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將晉國的足跡遍佈海外,提前面對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他坐上馬車回城,直接去了諸葛亮官邸。
諸葛亮見袁熙到來,連忙出來迎接,袁熙拉著他的手道:“丞相這些日子辛苦了,過幾日我便要去江東巡視,同時尋找建立港口的地點,一來一去可能要大半年,鄴城這邊就交給丞相了。”
諸葛亮連忙拜道:“陛下放心,臣必然謹慎行事。”
他心道自己這個主公還真是異類,別的主公有了這麼大的疆域,面對其中的無數事務,肯定要每天事必躬親,忙得睡不著覺。
但袁熙卻採用了丞相開府的法子,讓沮授諸葛亮陸遜等人各管數州事務,化繁為簡,這樣袁熙可以隨時離開,而不怕耽擱政務。
諸葛亮覺得這種做法,是袁熙是刻意為之的,其似乎在隱隱約約接近易經中所說的群龍無首,天下大吉的做法。
君主如群龍之首,似乎無處不在,又似乎從不存在,這似乎和千百年來君王們的想法背道而馳,偏偏目前晉國卻不怎麼受影響,反而是蒸蒸日上,生機蓬勃。
諸葛亮不禁感嘆,自己在主公這邊,想要學習看透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也許真如讖語所說,主公能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吧。
他開口道:“主公離開的這些日子,曹魏那邊興兵的可能性不大,但北地那邊要是鮮卑入侵,以誰為主?”
袁熙知道諸葛亮倒是很明白,這種事情沮授和諸葛亮都是謀士,必須要分個主次,不然打起仗來軍令傳達便不順暢。
他想了想,說道:“子龍身為大將軍,有北地戍邊之責,我會讓暫時駐紮在易京,負責冀州幽州的兵力調動,諸將聽他號令調動。”
“你和公與暫時不需要親自出徵,若有子龍擋不住的時候,由他決定從哪裡調兵增援。”
諸葛亮聽了,連忙答應,就聽袁熙笑道:“說實在的,我覺得丞相搞內政的本事,比打仗也毫不遜色。”
“接下來的冀州會試著發行銀子代替銅幣,丞相只要把這件事情做好,就足以青史留名。”
諸葛亮都一一答應下來,袁熙想了想,說道:“過幾日我便動身,但有句話我憋了一年多,卻一直不好向丞相說。”
“但是考慮到那位拖的年齡也不小了,所以我只能厚顏和丞相提幾句。”
諸葛亮一頭霧水,等袁熙說了幾句話後,方才明白事情始末,吃驚道:“這,這怎麼可以?”
“袁氏女郎身份擺在那裡,怎麼可以給亮做妾?”
袁熙嘆道:“身份倒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