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 連蒙帶騙,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去,便已心滿意足。”
袁熙見時機成熟,說道:“元化先生有沒有想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若先生廣收門徒,未必不能像孔子一樣,門生遍天下。”
華佗搖搖頭道:“太難了,如今方士不如巫士,誰肯學?”
袁熙正色道:“熙有辦法,要不隨後我和先生詳談?”
華佗明白袁熙此次來,就和陳登父子談事情的,自己有些喧賓奪主了了,當下點頭答應。
袁熙轉向陳登,開口道:“我此次來,是聞元龍先生在典農校尉上頗有建樹,如今熙欲請先生做廣陵太守,但典農校尉等農林官職也急缺人手,先生可否舉薦幾人?”
陳登聽了,欲言又止。
袁熙見了,說道:“但說無妨。”
陳登苦笑道:“不怕公子笑話,在徐州的農林典籍,我陳家收藏最多,故能得一觀的,大部分都是陳家子弟。”
“外姓士人也能到陳家觀閱,但如今天下士族,學得都是經義,對此道感興趣的,寥寥無幾。”
“登只是自幼喜愛讀書,所以農林兵法之書,看了不少,在別人看來,卻是有些不務正業了。”
袁熙肅然道:“哪裡,若是單憑經義便能治國,天下怎麼會是如今這個樣子?”
“元龍先生看得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經世治國之學。”
陳珪目光一閃,說道:“久聞袁氏鑽研孟氏易上百年,公子卻似乎對經學不太感興趣?”
袁熙看了看在場三人,出聲道:“熙以為,經學確實是好的,但只學經學,卻不能改變天下。”
陳珪聽了,說道:“原聞其詳。”
袁熙說道;“敢問漢瑜先生,如今天下的經義,到了什麼程度?”
“是錯漏百出,還是完美無缺,還是瑕瑜並存?”
陳珪聽了,笑呵呵道:“公子這是難住老夫了,老夫卻是不敢說啊。”
袁熙笑道:“問題便在這裡了。”
“如果承認經義毫無問題,那如今天下亂象,是怎麼造成的?”
“如果承認經義存在問題,那豈不是承認一直以來的路都錯了?”
“故熙以為,天下之道無窮盡,經學之道,並未窮盡天下至理。”
“亂世用兵,治世用典,這個典籍如果只看經學,還是太狹隘了。”
陳登聽了,出聲道:“公子以為,現在獨尊儒術,不如以前百家爭鳴?”
袁熙笑道:“都說獨尊儒術,但是漢家刑律,不用的還是先秦法家那套麼?”
“為了解釋受命於天,而頌揚儒術,也太偏頗了些,天道為什麼不能含有法理?”
陳珪陳登父子聽了,同聲道:“公子此言,很是危險啊。”
袁熙正色道:“此乃肺腑之言,漢室傾頹,這亂世能用經學結束嗎?”
“熙以為,要重新恢復太平盛世,非集百家之長不可,況且這和儒家經學並不衝突。”
“將來熙若能面見天子,必建言太學之中,採納百家典籍之長,將農林等諸子雜學,也能傳授其中。”
陳登父子聽了,內心震動。
袁熙此時轉向一直聽著的華佗,說道:“醫術乃救人活名,造福天下的大道,太學之中,也理應有其一席之地。”
華佗聽了,頓時睜大眼睛,出聲道:“真的可以?”
他渾身激動地顫抖起來,雖然他覺得袁熙就是在畫大餅,但是還是忍不住內心的期盼。
太學是什麼?
大漢最高的教育機構,代表著無上的權威!
太學裡面學得是什麼?
天下士人奉若圭臬的聖人著作!
袁熙的意思很深,因為這想法一旦實現,醫術農學著說也能變為聖人之言!
不僅如此,華佗自己的著作如果能放進去的去的話,說不定在後世,他的地位能和聖人們相提並論!
這種誘惑誰能拒絕?
這一旦成了,將會是顛覆性的創舉,不亞於董仲舒提出的獨尊儒術!
但是陳珪心裡暗暗生了警惕,能改變太學,這需要多麼滔天的權勢才能做到?
眼前這袁家子,到底在圖謀什麼?
袁熙一看,趕緊掩飾道:“當然,這種事情,只有天子才能決定。”
“我雖身在袁氏,但就像袁氏交好劉侯一樣,我對天子境況也極為擔憂。”
“聽聞如今天子東歸雒陽,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