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一章 因為是人,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閻柔鮮于輔選擇也是不多,連劉和都歸附了袁熙,自己這些人想要立足幽州,總要有個依靠。

閻柔已經做好了賤賣的準備,沒想到袁熙開口道:“兩位如今寸功未立,難以服眾,我想暫時委屈兩位,請鮮于兄為廣陽太守,閻兄為山谷太守,如何?”

上谷郡在漁陽郡西,廣陽在漁陽郡東,三郡相連,閻柔和鮮于輔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喜色,連忙答應。

太守已經是二千石官職,雖然比閻柔先前那個搶來的烏丸校尉差一些,但畢竟是有袁家明正言順背書的。

不過雖然如此,閻柔也是心頭微微有些失落,因為烏丸校尉這個職位名頭大一些,能夠調動烏桓牧民,其次閻柔心裡,還是希望能和塌頓單于對抗的,畢竟兩邊都要爭烏桓的領頭人。

袁熙看了郭嘉一眼,郭嘉會意,對閻柔鮮于輔道:“將軍可知這廣陽漁陽,漢民和烏桓鮮卑的關係如何?”

閻柔遲疑了一下,說道:“據實說的話,其實關內各族混居,早已經難分彼此,大家所苦者,其苛捐雜稅,兵役勞役更甚,對於兩族分別,甚至漢庭是誰當家做主,幽州大部分邊民,並不是很在乎。”

袁熙心道這倒是實話,彼時若沒有世代血仇,其實邊民並不注重民族之分。

郭嘉又問:“那關外那些人呢?”

閻柔道:“關外遊牧為生,每逢氣候變冷,牧草不生,便會入關劫掠,關內便民苦不堪言。”

“他們劫掠時,可不會分漢民還是鮮卑烏桓,所以在我們看來,雖有同為一族,但心並不齊。”

袁熙聽了,微微點頭道:“關於這點,我有些想法。”

他簡略說了開挖溝渠,廣種稻田,將其作為長城之後第二道防線的做法,最後道:“這樣的話,將來廣陽漁陽,便可有效防止北面外族襲擾,同時半耕半牧,應該會比現在生活好一些。”

閻柔聽了,說道:“使君想法確實高明,唯一麻煩的,就是頗為消耗人力物力,且最少需要數年,甚至十年時間。”

鮮于輔也擔憂道:“開挖河道,需要徵發勞役,只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擁護。”

袁熙明白兩人說的都是事實,打下一地後,需要安撫當地百姓,減免數年租賦以收買人心,方位方策,哪有這樣上來就大興土木的?

要知道,徵發勞役,最容易引起民變,需要慎之又慎。

郭嘉出聲道:“公子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才對兩位委以重任。”

“這不是簡單的徵用勞役,而是有報酬的,至於百姓願不願意,就看他們的選擇。”

等郭嘉將條件一一說出,閆柔鮮于輔臉上越發驚訝。

因為如果這些條件能夠兌現的話,將會有很多百姓爭搶著去服勞役!

漢末的幽州幷州邊民,其實地位並不高。

因為自光武帝劉秀起,將幽州幷州邊民遷往內地,導致幽並人口稀缺,關外外族趁機入關,佔據了大片土地居住。

壞處是導致邊境漢胡人口比例失調,好處是兩邊開始通婚,烏桓鮮卑開始受到華夏文化影響,和關外的同族漸漸產生了差異。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漸徙幽、並邊人於常山關、居庸關東,匈奴遂復轉居塞內。”

漢安帝時代,更是放棄西域都護府,《漢書孝安帝紀》——“永初元年六月,詔罷都護”,改設長史府,軍事力量被削弱,後期更是將長史府也放棄,全面退出西域地區。

與西漢時的主動進攻,努力擴張地盤,在邊境製造換緩衝區不同,東漢採取的是防守收縮策略,將邊境讓給了外族。

自劉秀開了先例,之後東漢皇帝也都一反西漢的強硬風格,對匈奴鮮卑的勢力擴張坐視不理,之後魏晉也延續了這種內遷人口的做法,從而隱患蓄積,最終形成了五胡亂華的格局。

袁熙的想法很簡單,他既然提前知道這些隱憂,便不會坐視不理,不能消極對待,而是要主動處理這些頑疾。

利用幽州資源,就地屯田,建立半軍屯半民屯的防護帶,其中無論漢胡,只要參軍服勞役者,皆可獲得正規戶籍,得到一份土地。

更重要的是,子孫能夠得到進入義學的機會,只要在義學任何一科有所成就著,皆可出仕,考取官吏職位。

閻柔鮮于輔聽道這個想法時,內心震動,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大膽了!

這代表著固化計程車農工商階級,有了階級跨越的可能性,軍功,勞役,加上義學選拔,讓身處對底層的民眾,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