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路向外,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蝗蟲充飢,我也被迫吃過幾頓呢。”
袁熙驚道:“蝗蟲聚集多了,會由青便黃,這時候便有毒了,當時你吃了沒事?”
呂玲綺撓頭道:“還有這事?現在想起來,確實拉了幾次肚子,也有吃死的人。”
“不過本就要餓死,吃飽一頓,總能多些活下去的機會吧?”
袁熙默然,呂玲綺說的沒錯,就像詩中所說,饑荒尚食人,豈能不食蝗?
有時候人馬上就要餓死,明知道是毒藥也會喝下去,人要是溺水,眼前有條鱷魚,也要抓住不放。
這個天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活下去的選擇本就不多。
袁熙和呂玲綺並肩騎馬而行,如今眾人回北城的通道,早已經過了數次平整,比原先路況好了許多。
古代鋪路,相比其低下的生產能力,其實部分情況就是砍伐樹木,平整野草,做出一條土路,如果再能夯實路面,就很不錯了。
至於平整路基,上面填埋什麼三合土,上面放碎石或者石板的路面,在大城之中尚且不能普遍採用,更別說野外了。
所以各地之間的路上,都是靠人畜走得多了,便能將路面踩得平整,上面層層疊疊還混合著牲畜的糞便,慢慢往上疊,變成道路的一部分。
如果遇到洪水大雨,這種黃土路面便會被衝開,變得坑坑窪窪,泥濘不堪,這時候行車便極為困難。
這兩年袁熙在發動民夫築路時,也曾考慮過這些問題,雖然他不是沒有解決辦法,但最終面對的都是同一個問題。
經濟花費。
修條質量好點的路,摻入硬化材料,對於小農經濟社會來說,所需要的花費的人力物力皆是天文數字,尤其這種路修好之後,是需要常常維護的!
後世的道路維護費用,有時往往會超過建設費用,更別說古代了,人都吃不飽,哪來的錢做這些?
所以古代興建大工程,無一不是大肆徵發勞役,死亡無數民夫才能成功,而且負面作用很大,往往會導致社會動盪,餘波要好多年才能平息,典型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袁熙考慮過水泥,石灰,瀝青,後來都頹然放棄了,尤其是瀝青,光加熱的燃料問題都解決不了。
要知道,袁熙在北新城大力推廣喝開水三年,並時常發放了些木柴,但即便如此,尚且還有一大半人連燒飯的柴火都時常短缺,更別說燒開水了。
在種地尚且都不能吃飽飯的時代,盲目搞靡費人力的工程無異於作死,所有的新技術都不能脫離生產力,不然只能是天方夜譚。
這便是時代的無奈,古代生產力便是如此低下,制約發展的兩大問題,糧食和能源,這兩者若沒有充足的供應,其他什麼手段都是空談。
袁熙心裡嘆息,大爭之世,光屯糧不囤槍,便會被人搶光殺光,埋頭種地只是個美好的願景。
現在天下諸侯都在窮兵黷武,在這種情況下,幽州已經算是環境不錯了,起碼有南邊的冀州擋著,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但袁熙也清楚的知道,純靠種地,只能保持個溫飽,想要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財富,最有效的出路便是出海。
他心中已經想好了一份藍圖,下一步幽州西部進入穩定發展期,但幽州東部的遼東遼西還是蠻荒之地,有很多可以下手的地方。
首先便是建立港口,發展海運和漁業。
幽州的海岸線很長,從漁陽到右北平,再到遼西遼東屬國,遼東郡,樂浪郡,這一連串的沿海郡縣,都有極為便利的港口地址。
幽州鹽鐵發達,樹木繁茂,也已經具備了發展造船業的條件。
這幾年依託甄家海運商路,幽州已經建立了不少港口,只要袁熙最終將遼東樂浪佔據,就能南下高麗半島,建立跳板,拉近和倭奴諸島的航海距離。
袁熙最終的目的,是把這些後世的芥癬之疾,在這個武德昌盛的時代,就完全消化處理掉,將其納入華夏版圖。
既然後世這兩個地方那麼想偷華夏文化,不如現在就把它們變成華夏文化的形狀好了。
當然,如今在佔據遼東半島的公孫度家族也不是易於之輩,其勢力極為頑固,想和其打交道,還是要拿出能讓對方動心的東西來。
想到後世的自己,便是死在這個家族手上,袁熙心裡頗為複雜,但此世兩邊尚無恩怨,如果能和平解決,那是再好不過。
畢竟在袁熙看來,公孫度畢竟是華夏子民,兩邊怎麼打,也是內部矛盾。
後世司馬懿將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