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六章 關係決裂,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了孫策的話,周瑜也很是無語。
橋蕤替天子下詔,說動了孫策,事後孫策暗地給漢廷上書,同意投靠漢廷,劉協接到孫策的信後大喜,便派人在宗室中擇一適齡女子,嫁與孫策。
但孫策也算是頗講義氣,出於種種顧慮,還是寫了一封信給袁術,勸說袁術不要自立。
當然,孫策寫這封信,不單為了袁術著想,也是為了自身立場考慮,畢竟他現在和袁術的關係,並不簡單。
孫堅當初依附於袁術,兩人類似於曹操和袁紹的關係,而孫策繼承了孫堅的遺產,繼續投靠袁術,其實很類似於袁術的義子。
當然,這個義子的處境很是尷尬,袁術自有兒子女婿,孫策永遠融不進核心圈子,白白給袁術打下了不少地盤,但實際的好處卻沒有多少。
而且孫策越是能幹,袁術越是要防備於他,免得尾大不掉。
所以由不得孫策心生不滿,如今他終於趁機奪去了江東,讓袁熙再也無法轄制於他。
但孫策脫離袁術,和其劃清關係,必須還要有個光明正大的藉口,如今這個好機會已經擺在了他的前面。
袁術自立,漢廷拉攏。
這對於孫策來說,簡直是打瞌睡送枕頭,但為了不落人口實,孫策還是讓令張紘給袁術寫了一封書信。
張紘,字子綱,徐州廣陵人,和張昭一起合稱“二張”,曾被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闢為掾屬,皆不就,避難江東。
孫策平定江東前,親自多次登門邀請,張紘感其意,便出仕為官。
孫策早有自立之意,他向張紘請教時,就提出要“收合流散,東據吳會,報讎雪恥,為朝廷外藩”,張紘根據孫策的想法,提出了跨有荊、揚,全據長江防線的戰略,這也是後世東吳一以貫之奉行的戰略。
對天下各方諸侯來說,荊州這個地方異常重要的,誰也想將其據為己有。
只是劉表依靠蔡氏等當地大族,將荊州經營得極好,且荊州本身就是易守難攻之地,袁術攻打也是屢次受挫,孫堅還因此陣亡。
孫策給袁術的這封信,是手下謀士的主意,這這樣既維護了自己維護袁術的名望,又表達了忠於漢室的態度,可以算是仁至義盡了。
這封信寫出後,橋蕤卻是自告奮勇前去送信,孫策周瑜勸道:“橋公,袁術本來就準備拿你立威,如今回去,豈不是自投羅網?”
橋蕤聽了嘆道:“我當然也知道,但訊息傳來,袁術已經準備拿我家眷開刀,我若不回去,只怕袁術會下死手啊。”
周瑜搖頭道:“恕我直言,橋公回去,只會和家眷一起失陷。”
“我記得橋公夫人早亡,家裡只有兩個女兒,尚無男丁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橋公家眷只怕已經是凶多吉少,但有橋公在,橋家便有希望。”
“如今橋公回去,萬一全家一起被害,豈不是全完了?”
橋蕤聽了,由於良久,最後還是咬牙道:“確實只有兩個女兒,但卻是夫人臨終託付給我的。”
“我若放棄她們,如何對的起夫人?”
“所以我思來想去,準備回到壽春後,找機會將其送到皖城避難便是。”
孫策見其意已決,說道:“既如此,若橋公遇害,將來我為公報仇。”
橋蕤聽了拜謝,起身去了。
等橋蕤走後,周瑜嘆息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橋公只怕凶多吉少。”
孫策卻是神色複雜,他不知怎麼,卻想起了自己失蹤的生母吳夫人,怔怔道:“人各有志,我倒是能理解。”
“他若是遇害,之後也只能找個機會,救出他的家眷便是。”
之後橋蕤回到壽春,將孫策的信件帶到,袁術看了大怒,加上有人指摘橋蕤被俘大有問題,所以當即袁術便將橋蕤下獄。
本來袁術要將橋蕤殺死,以儆效尤,但多有大臣苦勸,說此時袁術自立,殺人不祥,而且橋蕤身為袁術大將,這些年來立功頗多,若是其被殺死,只怕也會寒了眾人的心。
並且橋蕤這次是代孫策送信,假如嚴懲於他,這不是更加逼得孫策翻臉?
最後多方考慮之下,橋蕤被放回了家,但宅邸卻是被兵士圍了起來,形同圈禁,和囚犯無異。
孫策聽到這個訊息後,暫時也是無能為力,畢竟現在袁術勢大,光憑孫策自己,也無法和袁術公然撕破臉。
但如今孫策就收到了漢廷詔書,裡面竟然公然讓曹操孫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