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坐論天下,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亮自從離開諸葛玄後,便來到荊州南陽避難,這半年來,天下發生了許多事情,訊息一個個傳來,有的出乎諸葛亮預料,導致其先前對天下大勢看法,也出現了不可思議的誤判。

他看著地圖,越發想不清楚天下形式為何變化如此之大,乾脆將之扔在一邊。

透過草廬竹窗,外面空山幽谷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諸葛亮想起昨日除了雜草,今日倒是不需要下地了,便拿了一卷竹簡,斜靠在床邊的竹榻上。

窗外的景象在他眼中,彷彿又變成了地圖上的山川形貌,諸葛亮不由想起剛去世的叔父,心中憂慮無法排解,便一邊用逐漸敲打著床頭,一邊低聲長吟起來。

他吟唱的乃是梁甫吟,乃是他自作的一首樂府詩,吟唱時高低流傳,宛如樂曲。

諸葛亮雖然年少,剛止十六歲,但身形已經長得頗為高大,連帶中氣十足,聲音響亮,以至於越到後面,吟誦之聲越發響亮,迴盪在山谷,如同虎嘯龍吟一般。

草廬外面傳來人聲,隨即柴扉的門被敲響,諸葛亮迎出屋外,發現是幾個朋友來了,他拉開柴門,依次見過,對幾人笑道:“諸位今日倒是來得早。”

為首之人笑道:“胸懷天下,秋日高臥,和聲長吟,宛如伏龍,可稱孔明為臥龍也。”

說話的乃是徐庶,自元直,潁川人,中平六年為人報仇後逃走,初平二年來荊州避難,廣交友人,鑽研典籍,自此所學日精。

其他兩人聽了,皆是撫掌笑道:“此號甚佳。”

石韜,字廣元,和徐庶同是潁川人,隨徐庶一起逃至荊州遊學。

孟建,字公威,汝南人,也因事來南陽避禍。

此三人雖然年紀都比諸葛亮大很多,但機緣巧合結交之後,都為諸葛亮才學折服,故以友人相稱,號稱四友。

如今諸葛亮見徐庶稱讚自己,不禁謙道:“論謀算天下運勢,胸中運籌帷幄,亮還差得遠。”

“單就這半年來,天下的發生的事情,就出乎遠遠出乎亮之所料,漏算誤算頗多,實在慚愧。”

他將三人迎了進去,徐庶坐定後,嘆道:“確實這十年來,天下風雲際會,英傑各顯崢嶸,如今天下形勢數變,竟隱隱有了大戰一觸即發的跡象,兩年前誰又能料到呢?”

幾人深表贊同,石韜開口道:“天下之變,皆賴於數地之勝負,數人之謀略,幾位以為,誰才是當今天下的英傑人物?”

孟建抬手道:“我先拋磚引玉!”

眾人皆大笑,“公威先說。”

孟建便道:“河北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虎踞三州,可謂舉手間攪動天下之人物。”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

孟建又道:“淮南袁公路,兵糧足備,佔據豫州揚州,窺視荊州,可為袁本初強敵。”

眾人點頭的同時,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憂色,南陽乃是荊州門戶,想要打下荊州,必先取南陽,而袁術勢大,早就圖謀荊州,遲早會來攻打,到時眾人居住的地方,怕是也不安全了。

徐庶嘆道:“南陽這一年來,也是多事之秋,天子東歸引起了一連串的事件,盡然波及到此,結果也真是料想不到。”

“張濟縱兵攻打南陽穰城身死,其侄張繡駐兵宛城,雖然和劉荊州和解,但西涼兵兇橫,南陽怕是從此多事了。”

眾人深有同感,心情不由沉重不少。

石韜說道:“真要打起來,咱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難擋兵災,只怕只能去荊州遊學了。”

幾人心中意動,諸葛亮卻是嘆道:“天下之大,處處可以避禍,但如果天下處處兵災,咱們又能去哪裡躲呢?”

徐庶聽了,笑道:“孔明少有大志,胸懷天下,既如此想,何不投奔明主,幹一番作為?”

孔明聽了,搖頭道:“天下諸侯,多是圈地自利之徒,難稱明主。”

孟建奇道:“剛才我說的兩人,也不夠資格嗎?”

孔明泰然道:“袁公路奢侈無度,荼毒百姓,其心叵測,蓋非明主。”

“袁本初好名喜功,猜疑少斷,無容人之量,也難稱明主。”

孟建奇道:“孔明倒是眼界頗高,使君劉景升,單騎入荊州,膽識過人,挽狂瀾於既倒,獨拒荊州,可稱明主?”

諸葛亮嘆道:“劉使君當日確有英雄之姿態,但如今已為守成之主,怕是難以邁出荊州,影響天下大勢了。”

孟建聽了,又道:“那曹操曹孟德,世家顯赫,迎立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