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荼蘼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寵,流光轉,風動荼蘼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聿搖了搖頭,說道:“您不知,並不意味著沒有。天下讀書人都還盼著光復大周,只為大周是正統。王爺這幾年把江南治理得很好,減賦稅又懂得體察民間疾苦。而咱們家呢?先帝在時拒不奉詔入京勤王,如今投靠了王爺又要反叛……”
“父親,”他看著王錦堂的眼睛,認真地說道:“我並無意得一個遺臭萬年的名聲,叫後人說起來便是無恥的貳臣。”
王錦堂定定地看了王聿片刻,緩緩地說道:“聿兒,你一定要如此想?絕不更改?”
王聿起身撩袍跪下,誠懇地說道:“兒子此生惟願做個忠誠於大周的臣子,不奢望流芳百世,總要讓後世子孫有堂堂正正做人的餘地。”
王錦堂攥緊拳頭,抑制著上前扇他一耳光的衝動,低沉著嗓子說道:“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王聿沒有起身,而是繼續懇切地說道:“父親,如今情勢雖然壞,可並非沒有轉圜的餘地。上次您跟我說的那番話,我也想了很久。天底下沒有大風吹來的榮華富貴,既然享了那份尊榮,對家國大事自然該有所擔當。”
“若不願兒孫個個戰死沙場,日後回鄉做個田舍翁,或是教導他們走科舉。父親,有舍才有得,有得必然有所失。世間原沒有兩全其美之事。”
王錦堂聽完這些,靠在太師椅上,閉著眼睛輕聲說了一句:“你出去吧。”
王聿給他磕了個頭,起身走出門去。
抬頭看著漫天的星光,王聿舒了口氣,突然覺得輕鬆了許多。說自己想說的,做自己想做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得起後世子孫,他的一生便很圓滿了。
只是,除了沒有她。
*
一轉眼便到了七月份,天氣越發地熱。人們早飯都還未吃完,暑熱便已經悄悄地蔓延開來。
梁瓚一放下筷子便急急地叫丫鬟上茶來漱口。楊雲舒笑道:“外面人要是都到齊了,自然會有奴才過來稟報。您這樣著急,我瞧著連飯也沒好生吃……”
梁瓚端起丫鬟奉上的茶盅,嗚嚕嗚嚕地漱了口,又拿過錦帕擦了嘴,這才笑道:“你這樣飽讀詩書的才女,豈不聞‘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今日軍營裡同知以上的人都來了,若要叫他們都等著,那可不大妙。”
楊雲舒起身一邊幫他理衣領和袖口,一邊笑道:“若是說完話散了便罷,若要留飯,您提前遣人過來跟臣妾說一聲。”
梁瓚笑道:“知道了。”他彎腰親了一口還在努力吃飯的兒子,笑著出了門。
剛走到正院門口,李若蘭卻從穿廊另一頭過來了。
梁瓚停下腳步,笑著等她到了跟前,低聲說道:“早起時我不是說叫你多睡會兒麼?怎麼這樣早就來請安了?”
李若蘭向他行了一禮,紅著臉說道:“說是那樣說,可給王妃晨昏定省是大事,妾身不敢晚了……”
梁瓚憐惜地說道:“偏你就這樣謹小慎微……王妃和世子還在裡頭吃飯呢,你遲些再去吧。”
李若蘭連忙擺手道:“不用了,妾身這時候過去,正好在一旁伺候著。”
梁瓚瞧見李若蘭手裡拿著個用布包好的物件,便笑問道:“手裡拿的是什麼?”
李若蘭笑著捧上去,開啟給他看:“是妾身給王妃繡的一件雲肩,還有小世子的幾雙襪子。”
梁瓚翻看了兩眼,繡活不是很精緻,但也算用心了。想來舅母鄉野出身,也未必有什麼好手藝,李若蘭能如此已是不錯了。
“就是不知道王妃喜不喜歡……我手腳笨,女紅學得不好……”李若蘭覷著梁瓚的神情,小聲地說道。
梁瓚見她這樣柔弱又知禮,心裡早軟成了一灘水。“這樣就很好,側妃可從來沒給王妃做過什麼。”
旋即,他又低下頭,細語道:“你預備著,我今兒晚上還去你那兒……咱們還像昨兒晚上那樣,我很喜歡呢……”
李若蘭臉登時變得通紅,聲如蚊蚋地說道:“您小聲點……可別叫旁人聽去了,該說妾身,說妾身不要臉面……”
她聲音越說越小,梁瓚哈哈笑道:“自家院裡,誰會說你呢?要有人嚼舌根,我替你收拾他們!”
正房裡楊雲舒聽見外頭的動靜,奇道:“王爺不是著急麼,怎麼還在院子裡?跟誰說話呢?”
結草透過窗扇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說道:“是蘭姨娘,可能是來給您請安,正好碰上了……”
楊雲舒拿著湯勺的手一滯,不動聲色地問道:“王爺近一個月去她那兒幾回了?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