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荼蘼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破案,流光轉,風動荼蘼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件案子宣惠在前世的史書中也有讀到過。此案之所以被記入史書,並非因其聳人聽聞,而是它莫名其妙地攪動了朝局。

此時恰逢吏部對地方官三年一次考評,吏部無論大小官吏都會有人登門拜訪。給事中官位雖小,沒有什麼實權,訊息還是比較靈通的。因此,這些時日他的家中也是迎來送往,絡繹不絕。可巧有位歸德府寧陵縣知縣,藉機辦事來到京城,也想在吏部走走門路,尋個升遷。可惜他不認得什麼人,事主家的門檻卻是不高,便想欺他地方官不懂京城的門道,坑他些錢出來。兩下里便往來起來,這位寧陵知縣也沒少往事主家送些黃米白米。

豈料考評結束,新的任命出來,這位寧陵知縣只是平調到了別個縣,論條件還不如寧陵。這位知縣便明白過來,上門去討要財物。這位給事中卻是個屬貔貅的,吃了的東西再不肯吐出來。當時鬧得街坊四鄰人盡皆知。那知縣沒佔到什麼便宜,當天便離了京城。可當天夜裡,給事中家裡卻出了命案,他的妻子和女兒都死在了各自房裡。他因當晚在小妾房裡歇息,遂躲過一劫。妻子居住的正房裡好些金銀首飾並銀票都不見了。

回想白日裡的事情,給事中便認為是知縣下了狠手,一怒之下告到順天府。順天府覺得案情棘手,涉及到兩位朝廷命官,便上報給了皇帝。元和帝因端午龍舟案對裴敏中很是欣賞,便將此案交由他帶著錦衣衛主理。

前世這件案子的詭異之處在於,突然多位御史上書彈劾吏部眾位官員,矛頭直指吏部尚書楊閣老。這位給事中也由苦主變成了被彈劾的物件。然而御史所指責的也都是實情,若不是吏治敗壞,吏部風氣不正,又何來給事中收受賄賂,知縣跑官鑽營的事情?

楊閣老一生愛惜名譽,卻始終有些獨善其身。這樣一把大火燒在他的身上,他如何能夠承受?不多久便病倒了,雖然最後案情水落石出,可吏部內裡的齷齪事還是被御史揭了個乾脆利落,楊閣老承受不住打擊,兩個月之後便病故了。

今生呢?宣惠打定主意要用這件事情來取信裴敏中,好讓他願意不問情由地為自己做事,即使是一些糊里糊塗的要求。至於別的,宣惠沒打算插手。朝政敗壞不是一個人的責任,可是卻人人都有責任。楊閣老當然不是吏治腐敗的罪魁禍首,然而他也並沒有為之做過什麼。如果這件案子能夠早一點解決,也許楊閣老能在事情不可挽回之前看清楚,提出致仕,保留最後一點所謂的尊嚴和名譽。

梁瓚一直覷著宣惠的神色,見她一直皺著眉頭不說話,便忍不住問道:“妹妹在想什麼呢?可是有什麼煩難的事情?”

宣惠回過神來,笑道:“那倒沒有!我只是在裴世子為什麼要送我生辰禮物。不過無論怎樣,我都應該當面跟他道聲謝。三哥你知道他明日去崇文館嗎?”

梁瓚笑道:“既然是你要謝他,我想他應該是會來的。”

*

次日下了學,宣惠便看到裴敏中高挑的身影出現在院中的假山旁。她帶著沅湘和采薇過去,盈盈施了一禮,笑道:“昨日我收到三哥給的賀禮,其中有一枚小印我十分喜歡。不知可否請了世子去端敬殿,幫我參詳參詳呢?”

裴敏中聽她說十分喜歡,心裡一陣高興,也沒多想便跟著宣惠去了端敬殿。誰知宣惠並沒有進正殿,而是帶著他到了上次他們聊天的花架旁。此時已是盛夏,花架上開滿了花香馥郁的金葉女貞。瑩白色的小花,隨風而來的絲絲香味,還有眼前的公主,讓裴敏中驀地想起了“酒不醉人人自醉”這句話。

宣惠卻不知他在想什麼,只管開口道:“近日沒見世子,我聽說父皇給世子安排了件棘手的差事?”

裴敏中聽她問話,才反應過來,道:“聖上命我查吏部給事中家的命案。”

宣惠帶著一臉“我早就知道”的表情,抬頭看著裴敏中笑道:“若我說我能給你指個方向,保管你三日內破案,五日內抓獲兇犯,你可願意相信?”

裴敏中心中驚訝,不過他早已練就了七情不上面的功夫,溫聲道:“我自然相信。”

這回輪到宣惠驚訝,她挑高了眉毛,問道:“你不是應該問我如何知道這些,如何叫你相信麼?為何打拳都不按招式來呢?“

裴敏中嘴角微翹,笑道:“若都按招式出來,何時能分出勝負?公主願意指點,在下聽著便是。”

宣惠說道:“這個案子明顯不是那位知縣所為,若是真要如此,為何一定要在他打上門去的當天晚上呢?而且當日他離了京城,也走不了多遠,只是住在城外的驛站裡,這完全沒有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是處青山

抵制日貨

九黎軒轅錄

沸點123

機遇與抉擇

精靈王

姐不是病貓

天涯人小小

呵呵噠![穿書]

瘋狂熱線

病書生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