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荼蘼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私語,流光轉,風動荼蘼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和帝忙拉住賢妃,說道:“你不說我也知道,元翰是個好孩子,文采好,人也穩重,可堪大任。你好好幫他瞧著,以後我給他賜婚。”
賢妃喜不自禁,自己孃家侄兒被皇上看重,以後還有賜婚的榮耀。
元和帝話鋒一轉,卻說起了薛元翰現在的親事:“昌邑伯是個什麼打算?我聽人說雖然薛家跟餘家定了親。可自從餘閣老的兒子回家丁憂,兩家年節都沒有來往?”
提起父親,賢妃也覺難堪。當初父親看中餘閣老在士林中甚有人望,便藉著自己在宮中頗有榮寵,硬是做成了這門親。
後來餘閣老致仕,隨即他的兒子便捲入官司,餘閣老驚怒之下一病而亡。他兒子返鄉丁憂,如今三年已過,似乎起復也沒什麼指望。
昌邑伯眼見餘家實難翻身,就起了退親的念頭。
賢妃艱難地開口道:“元翰與餘家小姐的婚事定得太早,她又小小年紀就隨父母回了老家,容貌脾性、舉止德行一概不知,父親說起來也覺得為難……昌邑伯府就元翰這麼一個指望,所以父親對長孫媳期望甚高,只怕是要再看看。”
元和帝點了點頭,沒說什麼,轉頭進了東殿去看宣惠。
*
慈寧宮西暖閣簾幔低垂,地上的火炕已經燒起來了,屋子裡暖洋洋的。
太后歪在榻上,福寧長公主與女兒文瑾縣主坐在榻前的錦凳上。
文瑾專心地修剪著天青色鈞窯瓷瓶裡的紅梅,福寧長公主一邊給太后剝著福橘,一邊說:“……我本也不是瞧著薛家多好,只是薛元翰那孩子相貌好,文采好,配得起文瑾。況且,這頭親事定下,賢妃想著她侄兒、她孃家,不就跟咱們成自己人了。她自己又沒兒子,總得在這宮裡給宣惠未來找個依靠吧。”
太后向她擺了擺手,說道:“不吃了,這次的福橘透著一股子酸味兒。”
她轉頭卻向文瑾道:“我且問你,宣惠出事前,你到底跟她說什麼了?”
文瑾放下小剪子,拿了宮女手中的溼帕子擦了擦手,向太后笑道:“外祖母,都跟您說過了,您怎麼還是不信!我就只說了薛元翰有親事,跟先帝時的餘閣老的孫女訂了婚事,還是當年他父親在世時做的主。別的什麼也沒說!”
太后皺了皺眉,問道:“還有呢?”
文瑾噘了嘴,:“沒了啊。宣惠自己喜歡她表哥,跑去求皇上賜婚,跟我有什麼關係……”
太后道:“要是沒有你在旁扇風點火,我是不信。薛元翰的婚事早就定下了,宣惠如何這時候突然鬧起來?還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女兒家規矩哪兒去了?”
文瑾抱著太后的手臂搖晃,撒嬌說:“那不是在我親親的外祖母跟前嘛!我就愛跟您說心裡話!”
說畢,見太后還看著自己,知道矇混不過去了,才說道:“我還說,薛家近年少跟餘家走動,多半是不想結這門親了,這時候誰去求了太后、皇上的旨意,多半薛家也是願意的……”
太后無奈道:“你啊,看著聰明,怎麼心裡也這麼沒成算!若是皇上順水推舟答應了呢?薛元翰是賢妃孃家侄兒,有什麼比把自己閨女嫁回孃家更放心的?當初你娘……“
瞥眼看見福寧陰沉下來的臉,太后嘆了口氣:”哎,算了,不說這個了。你以後不許再跟宣惠置氣,兩個人嗆著沒完!宣惠是皇帝的掌上明珠,看見她,笑臉比看見老五還多!你這兩天勤著點兒去承乾宮,多看看宣惠。”
見文瑾沒吱聲,遂提高了聲音:“聽見沒?”
文瑾悶聲說:“知道了。”
*
文瑾縣主隨母親回到家中,正房門前的小丫頭打簾子慢了一步,臉上便捱了文瑾一耳光:“沒眼色的蹄子!不看看自己是誰就也跟著張狂起來了!”
小丫頭驚慌失措地跪倒在地:“縣主恕罪!奴婢再也不敢了!”文瑾柳眉倒豎,嬌叱一聲“滾!”那丫頭慌慌張張地謝罪起身退到了院子裡。
到了屋內,福寧長公主坐下,喝了口丫鬟奉上來的茶,緩了口氣,說道:“我知道你心裡憋了氣,可是這件事卻是你做錯了!”
看見女兒張嘴要分辨,福寧繼續說道:“別不服氣!太后說得對,你光顧著跟宣惠置氣,跟她顯擺,卻沒想過萬一皇上和賢妃正想把宣惠指給薛元翰呢?”
文瑾縣主辯道:“那也抵不上外祖母的懿旨啊!皇上還是得聽太后的,這是孝道!”
福寧被女兒氣得反倒笑了起來:“那你給我講講什麼是孝道?我能說動太后答應給你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