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大秦帝國三代繼承人,子都封太孫!
黃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章 大秦帝國三代繼承人,子都封太孫!,大秦:最窮宰相,始皇求我貪汙,黃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明是要讓那位年輕宰相,擔起教導太孫的責任啊!
百官心中剛升起的小期待,瞬間化為烏有,心中一陣陣的苦笑,唯有豔羨秦墨。
…由那位年輕宰相,擔任教導太孫的職責,實在是讓百官無法克說,連嫉妒都嫉妒不起來。
畢竟,嫉妒的前提,是認為自己不輸於對方,所以應該得到同等,乃至更高的榮譽或利益。
而那位年輕宰相的文治武功,誰又敢說不輸於對方呢?
便是王翦和蒙恬,也沒那大臉敢比較!
說到底,是自己沒那個走捷徑的命……罷了……
文武百官暗暗嘆息一聲,繼續豎起耳朵,聽第三道詔令的內容。
第三道詔令,是關於秋收之後,御駕西巡的事兒,沿途一應從簡,皆比照前次南巡。
而與前次南巡不同的是,此次太子扶蘇不再隨駕,留守咸陽監國。
文武百官聽罷,自然是一片讚頌嬴政賢名之聲,而後盤算著要不要上疏,請求伴駕西巡……
……
秋收沒有出現甚麼大么蛾子,洪澇災害只在區域性地區,大秦各地秋糧收儲大體順利。
而在秋收進行中時,各地醫館也終於進入正軌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巫祝們,願意參加醫館培訓的巫祝,學了一套正經的衛生醫療知識,雖不是甚麼深奧的醫學大道,但搭配三本民用奇書,也足可成為救死扶傷的赤腳醫生了。
接受醫館培訓的巫祝陸續畢業,填補鄉里之間的醫館空白,漸漸成為百姓所仰賴的物件。
許多以往不怎麼招百姓待見的瞎逼巫祝,一躍成為鄉民敬仰的大巫祝!
百姓就是這麼現實,誰有真本事,誰能給他們帶來實際益處,他們便崇信誰。
而與之相反的,則是一些頑固派巫祝
。
這些巫祝,都是以往有名望的大巫祝,因為秦墨掀攤子,將杜縣巫蠱案傳遍天下,導致巫祝的名聲一落千丈,許多有名望的巫祝,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接受醫館培訓,改行做了醫者餬口。
但世上最不缺的便是犟驢,仍有許多頑固派巫祝,就是不願向醫館服軟。
不接受醫館培訓行醫事,按謀害人命處置是吧?
那我們就秉持,不宣傳,不主動,只等百姓自己上門求著,再出手醫治,而且不收診金要錢,這樣總沒人去告發,總不算是謀害人命吧?
這叫助人為樂,官府都得褒獎表揚!
還別說,這些頑固派巫祝用愛發電,如此無私奉獻的一搞,百姓還真吃他們這一套!
許多因為杜縣巫蠱案,對巫祝失去敬畏之心的百姓,漸漸又開始鬆動了。
還是那句話,誰能給百姓帶來實際的溢處,百姓便信誰!
不過,頑固派巫祝贏得的民心,更像是臨死前的迴光返照一般,因為隨著無數醫館走入正規,隨著無數接受醫館培訓的巫祝畢業,更好更有效的醫治,很快贏得了百姓的心。
除非是真正的迷信者,才去找那些頑固派巫祝醫治傷兵,但凡稍稍愛惜自己者,都開始明白醫館和新派巫祝,才是真正能救死扶傷者,有了傷病也是去醫館或找新派巫祝。
而頑固派巫祝,雖也救死扶傷,可十次總有那麼四五次,能把小病醫治成大病,把小傷醫治成重傷,甚至因為耽誤治療,最後隕了性命……
如此,頑固派巫祝剛剛贏得民心,轉瞬又散了個乾淨,沒人敢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去賭他們醫死人的機率!
免費閱讀
黃羊兒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