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這才像點大秦男兒的樣子!
黃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這才像點大秦男兒的樣子!,大秦:最窮宰相,始皇求我貪汙,黃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盡是坍塌碎裂的礦石!
越人青壯們發出嗷嗷怪叫,揹著籮筐便衝過去撿拾較小的碎礦石,然後吭哧吭哧往下背。
“哪有一筐一筐往下背的?淨賣些死力氣不說,速度還慢!”
秦墨攔住那些幹勁十足的越人青壯,無奈道。
扶蘇也向那些墨家官員囑咐道:“百越早晚是我大秦之地,簡便省力的開礦技術,不需藏私儘管傳授下去。”
“喏。”
一眾墨家官員揖手領命。
然後,簡易的滑輪組塔吊出現了,堅固的硬木軌道出現了,敦實的鍊鋼高爐也出現了。
在越人驚駭欲絕的眼神中,兩個墨家官員操作滑輪組塔吊,將上千斤礦石吊起傾倒進礦車裡。
另有兩名墨家官員,推著礦車在硬木軌道上健步如飛,將上千斤礦石運出礦山。
越人不知其中原理,直將之呼為神蹟!
若不是秦墨明令禁止,不許匍匐跪拜,少不要對墨家官員頂禮膜拜一番……
不過,當運出礦山的富鐵礦石,再由滑輪組吊起,投入鍊鋼高爐,加熱成赤紅的液體。
越人就徹底繃不住了!
尤其是,又有另外兩名墨家官員以炒鋼法,祛除鐵水中的多餘雜質,加入鐵礦粉不斷攪拌,反覆幾遍後,開啟高爐出鐵口,將鐵水放出使之冷卻,得到近七百斤的成品鐵錠。
或者說近七百近鋼錠時,圍觀的越人當場便匍匐了一地!
這在他們看來,是真正的神仙手段,不如此不足以表達他們心中之震撼……
而更震撼的還在後面!
越人有了簡便省力的開礦技術,以及神乎其技的炒鋼法,在墨家官員的帶領下,迅速生產出源源不斷的鋼鐵。
鋼鐵有了,自然要打造農具,儘快完成墾荒屯田。
於是,早已在大秦推廣開的新式農具,便也應運而生。
比如曲轅犁和犁耙!
比如除草開壟的手推鏟!
曲轅犁和犁耙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後世那個形制。
而手推鏟,其的形狀類似單體耬車,只是沒有裝種子的簍子,前頭一個木輪子,輪後安置一個平頭鐵鏟,以簡單木架相連,向後延伸出兩個扶手。
除草時,只需一人推著,控制鐵鏟的入土深淺,走過一趟,便是雜草盡除,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更比彎著腰一鋤頭一鋤頭的除草,方便省力百倍!
需要開壟時,則將平頭鐵鏟換成小型犁型鏟,同樣比一鐵鍬一鐵鍬的開壟,方便省力多矣。
三件樣品農具打造出來,立即拿到田地裡試用。
一位越人老者,推著安裝平頭鋼鏟的手推鏟,在鐵山族原有的田地上除草,健步如飛走的飛快。
後頭則跟著兩名越人青壯女子,推著安裝小犁頭鏟的手推鏟,跟在後面開壟,速度同樣不慢。
一老兩少迅速完成一畝地的除草開壟,引流渠水順壟入田完成灌溉。
如此,再栽種上培育好的紅薯苗或土豆苗,這一畝地便成了……
圍觀的越人,無不看的目瞪口呆!
其實,別說是還處在刀耕火種時代的他們,便是大秦的農民百姓,初次見到這種新式農具時,也是震驚的直接下巴脫臼。
這對農耕文明來說,說是神器也不為過!
……
另外一塊剛完成燒荒的土地上,則是三名越人青壯,兩人跨麻繩拖拽,一人扶著曲轅犁,試著翻犁土地。
枯葉腐爛堆積的肥沃泥土,被鋒利的鋼口犁頭翻出,後面跟著一名越人女子,拿著鐵耙將稍大塊的泥土打碎。
稍後一畝地翻犁完成,三名越人青壯又將曲轅犁換成犁耙,將翻犁出的肥沃泥土徹底耙碎,最後用安裝小犁頭鏟的手推鏟,將土地四周起上壟梗,引入渠水變成水田。
如此,將培育好的水稻苗插播,再撒入一些小魚苗飼養,這一畝水稻田也算是成了!
“這……這便是大秦的耕種技術嗎?”
九名陸續回返的巫長,看著正在試用的四樣農具,皆是驚駭莫名。
他們終於明白,為啥秦墨敢誇海口,讓越人永遠豐衣足食了。
這特麼原本隨意撒種,種一葫蘆收兩瓢的土地,如此精耕細作之下,豐收簡直跟玩一樣。
“此地甚為肥沃,但終究不是熟地,這一季水稻,一畝能有個七八百斤收成,便足以!”
有官員捏了一把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