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睽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90|901,表哥見我多嫵媚,伊人睽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春城外,卉木萋萋。蠻族人的大隊終於要離開長安,為了表示兩國友好和平的交情態度,丞相親自帶著眾官員在城外送別。蠻族人在長安待了兩個來月,期間發生了很多糾紛,還死了一個隨從。然他們走時,帶了大批皇帝陛下贈送賞賜的珍品。就連丘林脫裡的死,都讓他們從會稽李家換來了無數的瑪瑙碧玉等物。
大楚國內地大物博,此次來京沒有讓蠻族人意識到兩國和平的好處,只讓蠻族人變得更為貪婪,更想把戰火燒到大楚國境內。蠻族人想要掠奪大楚,想要把一切富麗堂皇的大楚所有物,變成自己的。
蠻族人帶著一腔不平心離開了。胡人回到草原後,會用三寸不爛之舌,跟他們的王極盡所能地描繪大楚的富貴。蠻族的王會心動,會想侵略大楚,會想用鐵蹄征服這個已經有了二百年曆史的國家。蠻族想要成為大楚之地的主人,只有成為主人,才能予索予求,無所顧忌。
隨行的,除了大楚無數贈品外,還有一個活人——江三郎江照白。
在李信與丘林脫裡一案中,蠻族人見識到了這個人豐富淵博的知識。江三郎不動武,便讓他們發憷。當後來江三郎想離開大楚國境,四處遊歷時,蠻族王子郝連離石動了念,想要邀請江三郎去蠻族。在郝連離石看來,蠻族這樣的遊牧民族,比起中原來說分外的不開化。除了武力,他們和大楚無可比擬之處。郝連離石身為王子,心憂蠻族未來發展。他想邀請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楚人回蠻族,幫助自己的子民擺脫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他想要蠻族人生活得更好,就需要一個聰明的大楚人指導。
郝連離石在長安待了兩個月,也意識到大楚等級階級分隔極為嚴重,學問知識掌握在世家手中,而世家對國家,其實並沒有太深的歸屬感。世家歸屬於自己,他們的子弟不會為一個國家的未來去拼死拼活。郝連離石想發展蠻族人,從庶民中捉回一個大楚人,能教給蠻族人的不多。但從上層社會……世家根基深厚,他貿貿然,也不敢得罪。
郝連離石一直很羨慕大楚,心中很遺憾。這一切,在他聽說江三郎想要遊歷四野的時候,有了轉機。
江三郎正是世家出身,但他家族現在去嶺南開荒,滿長安無人管束他。他想去哪裡,都無人會加以阻攔。
這位蠻族王子不安地待人去遊說江三郎,江三郎在推拒兩次後,怕直腸子的蠻族人真的會放棄,在第三次時,他欣然應允。
江三郎跟上蠻族人離京的隊伍出了京,隊伍浩浩蕩蕩,揚北而走。他騎在馬上,回頭去看身後漸遠的長安古城。身後城樓上眾人站成黑點,相送的只有代表官員利益的丞相太尉等人,彩幟風吹浩然,並無歡喜之意,只有一腔凜冽寒意。
定王殿下也在其中,面容溫潤,欣喜於平安送走了蠻族人這尊大佛,以為自己招待有功,可換取兩國幾年短暫的和平。
江三郎握緊手中韁繩,心想:短短數年,但凡有一絲希望,我都要鐵蹄踏破蠻族草原,驅逐他們!這必然讓這位仁慈的定王殿下失望。
相送女眷那裡寥寥幾人,程漪並不在其中。
聞蟬也沒來。
前一晚,舞陽翁主來與他告別過,言說蠻族人離京,她就不送了。江照白自是知道聞蟬現在不方便出現在蠻族人面前,他更知道聞蟬因李信離去之事而心中鬱郁,他還知道一切禍源不過在於程漪的嫉妒心……江三郎也不希望聞蟬來。
只是今日離別,往身後一望,空空蕩蕩的。似天地間,只有他一人而已。
江照白微微吐出胸中鬱氣,想到李信離京那晚,他與李信說的那些話。
那晚李信大鬧詔獄,江三郎曾經任廷尉的那些年,就從來沒見過李信這麼難纏的犯人。好在李信要走了,好在現任廷尉終於解脫了。江照白是知道李信會當晚離開,才去與李信相別。
他原本想的是一牢門相隔的說話,最後卻因李信的妄為,而演變成了兩人對坐而談。
想來也是好笑。
江照白於那晚,向李通道歉。他聰明十分,在李信鬧出那般動靜時,一根線牽著,自然知道程漪所為。程漪所為,想來總與他有些關係。李信原本出事,江三郎並不想奔走。他有心想讓李信吃虧受挫,讓逆境磨鍊少年成長。但是有程漪一事,江照白便不能不去收拾後果了。
李信並不在意。
江三郎致歉,他隨意擺手,示意無謂。少年郎身在牢獄,也並沒有怪到江三郎頭上。李信只是笑了笑,說,“我小瞧女人了。”
月光照在少年身上,清清泠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