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章,大地產商,更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91章
除夕之夜,姥爺沈敬堂讓江波接去商都過年了,陳立回到青泉,是直接趕到位於青泉市北郊的爺爺奶奶家裡,也是他真正的老家過年……
這是陳桐的父母家,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出身,但培養出三個還算有出息的兒子。
陳桐是家裡的老大,學醫跟沈建萍結婚之後,就在市區安了家;陳桐下面還有兩個弟弟。
小弟陳滿在市人事局工作,才四十歲,說是處長,其實才是個副科級幹部,在青泉也算是有頭有臉,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都讀初三。
二弟陳標很早就下海了,在市裡開了一家煤機配件的門市部,也是生了兩個兒子。老大陳誠跟陳立同年,月份還要小兩個月,當時考取的是中專技校,早已經從煤炭技校畢業有三年多了,跟著父親陳標在門市部裡幫忙;老小陳育要比陳立小几歲,這時候正在青泉市一中讀高二,成績還不錯,目標也是要考上中大。
雖然都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人家,在零二年的青泉,兩家也是活得滋潤。
兩家這兩年都在市北郊建了三層的小洋樓,兩棟小樓並排,院子也連在一起,顯然頗為氣派——老宅子還留著,目前是作為老大陳桐在郊鄉的家業,逢年過節,陳立他一家也都會住在鄉下。
陳立趕到市北郊的老宅子裡,看到陳兵跟嫂子趙靈珊早已經過來了,四個堂弟堂妹,熱鬧非常,老媽沈建萍跟兩個嬸嬸在廚房忙活,一家人簇擁著老頭老太太聊天。
陳兵作為老陳家的老大最先結婚,今年過年正是被逼生孩的時候,就連陳誠、陳立也被催著現在可以找物件了。
吃過年夜飯,新年的鞭炮響起。
陳兵踏著滿地的紅紙屑,走到剛剛在院子裡燃放鞭炮的陳立面前,問他羅榮民的事情。
下午江波回青泉接老爺子沈敬堂的時候,陳兵當時也在,順道聽他說了一嘴,只是晚上人多不合適,就沒問陳立具體的情況。
羅榮民的突然調離,影響的不單單是新潮銳,連國邦地產受到的牽連更大。
趁著羅榮民風頭正勁,沈立青也跟著當紅之時,沈興邦他們也以為抓住最重要的機遇,在國邦花苑銷售還沒有達到三分之一,他們花二千一百萬,將位於東山華府與國邦花苑之間一塊九十六畝、佔地面積約六萬四千平方米的地塊拿了下來,計劃將國邦花苑擴大成一箇中型樓盤。
國邦地產最初的啟動資金,只是沈興邦、沈建國、沈建紅三兄妹湊出來的一千萬,之後又增資到一千五百萬,補充流動資金,這次又從銀行貸了一千五百萬款,才勉強吃下那塊地。
他們原本也是賭商東新區的開發建設年後就會大幅度提速,到時候國邦花苑加快建設,緊鄰的新潮銳置業開發的東山華府以及北面碧沙置業開發的碧沙花園建設速度都不慢,三座小區緊挨著東山鎮的西側,零二年底就形成一片相對成熟、成規模的住宅社群,後期的銷售價格與銷售速度必然隨之提升。
沈興邦想著只要多支撐半年,等銷售提速就能解決掉資金壓力的問題,誰知道羅榮民妥妥的商都市副省級市長,因為省委書記一次臨時談話就落了空,商東新區的形勢也驟然逆轉。
“訊息傳出來,大家都有些發矇,前天公司放年假,開最後一次會,小姨也到場了,氣氛就有些僵,”陳兵點了一支菸,皺著眉頭說道,“大舅、二舅明面上沒有說什麼,但私下裡還是有些埋怨小姨夫,之前將情況說得太樂觀了,以致公司現在變得這麼被動。今天,江波在姥爺面前,有些話就說得更露了……”
見陳兵這麼說,陳立就想到了是怎麼回事。
大舅他們將籌碼都押在商東,他們判斷形勢的訊息源,一個是小姨夫沈立青,一個就是新潮銳這邊的動作,雖然他沒有搭理那邊,也相信小姨夫沈立青不會多嘴,但無論怎麼說,大舅他們心裡認定,是從他們這邊確認羅榮民必然會在年後接任市長、加快推動商東新區的開發建設。
現在突然出了這麼大的變故,他們表面上不能將責任推過來,內心必然會有所埋怨。
至於今天江波到青泉來接姥爺,又在陳兵面前將話說得比較露,是不是有什麼企圖,陳立也沒有當面見到江波,也不好判斷什麼。
只是這時候也不便深聊這個話題,陳立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情勢沒有想象那麼惡劣,頂多拖上三五個月,省委、市委對商東新區的態度就會明朗化,大舅那邊,未必連三五個月都拖不起吧?”
“目前的房屋銷售不是很理想,回款僅僅能維持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