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記的九命病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432秋收忙,穿書八零,小寡婦捲成富婆,週記的九命病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向陽把包好的福紙放籮筐裡,對林蘭說道:“穀子收回去後,豆子就要升學考試了。”

“是啊!他倒是信心十足,我覺得年紀小了點,怕他跟不上。”

老李放下木錘,說道:“林蘭,豆子靜的下來,腦子好用記性又好,你就放心吧!”

七月半過了就是中秋,我還要備料做月餅。”

“我聽大哥說金家坪子送山貨下來啦?”

“嗯!前幾天送來的,送了不少幹菌子和粉條下來,說過了七月半就送豆子、南瓜下來。他們還在山裡收了些野蜂回去,這次回去就可以採蜜了,還說下次給我送來。”

“山裡能賣錢的東西很多,送不出來也白搭。”李向陽微笑著看向林蘭,“難怪有一次你說,要想富,先修路。”

老李笑道:“小蘭沒說錯。像石山嶺如果能修一條機耕道,找輛拖拉機來,就能把那些糧食送他們那去,還能把那些山貨送出來賣錢。”

林蘭想起那次去石山嶺,上山那段狹窄的小路還心有餘悸:“是啊,山裡的路實在難走,彎彎曲曲的不說,下面還是萬丈懸崖,掉下去連屍骨都找不回來。”

李向陽也想起她上次怕的雙腳發軟的樣子,笑嘻嘻的說:“自己就是山裡出來了,還不如我走山路厲害!”

林蘭斜睨他一眼:“你是李師傅,我又不是。”

三人把所有的福紙包好,寫好,才收拾了東西歇息。

七月半這天,老李帶著李向陽三人給親人祖先燒福紙,他邊燒紙邊唸叨,請親人祖宗保佑他們一家順順當當……

七月十六一早,林蘭和李向陽騎車穿過車輛廠巷道,路過桉樹林,看到樹林邊上的南瓜藤上有好幾個老南瓜。

出了桉樹林,只見大路兩旁的稻田已是金黃一片。

秋風沙沙作響,稻田裡沉甸甸的稻穗有節奏地波動著,陣陣稻穀香迎面而來。

兩人加快速度,蹬著腳踏車到了林蘭家門口,只見稻田裡已有人在忙碌收割。

割穀子的人快速揮鐮,只聽歘歘歘的聲音響過,便放倒一排排谷把子。

兩個十來歲的小孩子抱起谷把遞給站在拌桶前的大人,在“咚咚”的撻谷聲中,一粒粒稻子抖落於拌桶裡。

林蘭看到老太太家屋後的那塊田已經有人了,對李向陽說道:“我們來晚了。”

李向陽看了一下時間:“六點半了,明天早點。”

兩人把車推進院子,院壩裡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晾衣杆上一件衣服也沒有,連帕子都收了,就等著挑穀子回來曬了。

旺財熱情的搖著尾巴,在兩人腳下鑽來鑽去。

林蘭指著夾背裡的肉和大骨:“乖乖的,今天給你買了大骨。”她一直覺得這傢伙聽得懂人話。

旺財仰頭看著她,汪汪叫了兩聲。

李向陽揉揉它腦袋:“好好看家,我們打穀子去了。”

林紅聽到響動從屋裡跑了出來:“小姑,小姑父,我爸和爺爺他們早就去了,我和小軍他們留在家曬穀子。奶和我媽還有二嬸去飯館了,賣到中午就回來。姨婆他們都來幫忙了。”

林蘭點頭笑道:“乖!夾背裡有水果和菜,你提進去,把肉裝筲箕裡晾出來。”

她買了十來斤香瓜,還有兩個大西瓜,還有一些肉菜。

“哎!你們順便把茶帶過去。”林紅說著朝灶房走。

林蘭和李向陽跟著去了灶房,只見水桶裡裝了滿滿一桶紅茶。

林紅拿了一口瓷缸放裡面:“我剛想叫小軍起來,和我一起抬過去的。”

“你在家,小姑和姑父抬過去。”

林蘭和李向陽抬起水桶去了老太太屋後那塊大田,看到田中央有拌桶那麼大一塊,因為前幾天吹大風倒伏了。

林長有還擔心下大雨,倒伏的穀子會發芽。

只見吳淑群帶著兩個兒媳弓著身子,左手拽稻穀,右手握鐮刀,快速的揮動鐮刀,一排排谷把整齊的排列在田裡。

拌桶上面的圍擋放在田坎上沒用,拌桶的四個角分別站著林國樑兄弟和周石頭兄弟。四人很有節奏感地揮舞著谷把“咚咚、咚咚”撻著穀子。

林長有、周大山兩挑擔在幫忙遞谷把,還要忙著拴穀草。

稻草翻曬兩天,透出一抹金黃的顏色,趁著晴好天氣,挑回家堆進柴房。

這年頭的穀草用場很多,曬得最好的穀草要掐秧草,墊床板,餵牛;還要當柴燒。

兩人把茶桶放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