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文壇大神是隻喵,木蘭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讀者們為著他乾著急,項羽手下忠於他的賢士們也乾著急,項羽就是不著急。
最後讀者們失望過頭,也懶得說了。他們這些旁觀者都無語了,可想項羽身邊那些賢人們有多失望。
這樣留得住人才怪。
當楚銘終於寫到鴻門宴這個小高|潮的時候,讀者們都氣樂了。
看看,項羽這是什麼鬼?大好的機會在敵人還是幼苗是剷除,他居然放過了。
項伯也就算了,張良對他有恩,他腦子一根筋,聽信了張良和劉邦一面之詞,真以為劉邦無辜的很。
但項羽呢?項伯腦子不清楚,他的腦子也不清楚嗎?
劉邦是真的忠誠於他,還是心裡有小九九,他這個上位者看不明白?
他可是硬打進咸陽城的,這還不能證明劉邦的反叛之心?
而且范增一直嘮叨,他嘴上說“好好好”,心裡難道一點都沒聽進去?
看著范增幾次舉起玉佩,讓項羽按照計劃行事,項羽默然不應。
而范增讓項莊舞劍,意圖刺殺劉邦的時候,項伯還去跟著舞劍,幫忙抵擋。
然後樊噲進帳,項羽還對樊噲勇猛欣賞有加……這一切到底什麼鬼?
好吧,若項羽不是要成就地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英雄。讀者們還能說一聲項羽光明磊落,說他和樊噲英雄惜英雄。
但屁股決定腦袋,項羽明顯不像個能成大事的。
至於項羽之後“錦衣夜行”的言論,讀者們已經不想吐槽了。
讀者的偏向,就像是文中那些賢士們的偏向一樣。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欣賞項羽的才華,欣賞項羽的仁義,欣賞他外露的美好品德,而對劉邦嗤之以鼻。
漸漸地,他們失望了,最終,絕望了。
項羽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讀者們這麼想。
鴻門宴之後,劉邦還是處於弱勢,倉皇逃跑。但讀者們已經站定了劉邦,等著劉邦怎麼反擊了。
一讀者發帖子道:我本來很不能理解,項羽這麼厲害,劉邦怎麼還能贏。我還以為,這是和秦始皇一樣,項羽早早死了,然後後繼無人的緣故。現在我卻想,就算劉邦再怎麼吃敗仗,項羽再怎麼在戰場上有優勢,劉邦最終還是會贏。這是註定了的事。
下面有讀者符合道:本來只是看著題目劇透,知道大漢會贏。現在是看著劇情,就知道劉邦會贏。劉邦的確不是個品德多麼高尚的人,也不是一個多麼有才華的人。他才華,只就是識人善用,且愛護百姓。但就這有點,足夠他當皇帝了。
還有讀者們開了許多科普貼分析貼,挨個兒分析項羽和劉邦的優劣勢,分析他們帳中所用之人的優劣勢。
然後他們很無奈的發現,假設兩人已經成為皇帝的情況下,劉邦手下的人,已經能撐起一個國家;而項羽,他手下的人,根本不足以治理一個國家。
在之後的楚漢戰爭上面也能看出,劉邦一敗塗地,但他後方穩固。
項羽所向披靡,但後方空虛。
明明項羽佔據的地盤更廣,按理說無論人口還是糧草都遠遠大於劉邦。
說到底,還是沒人可用的鍋。
劉邦有蕭何幫他穩固後方,項羽有誰?
打下來不能治理,那打下來有何用?
楚銘看著讀者們的悲嘆,心裡有些安慰。
當然,他並不是虐到讀者的安危,是對自己沒寫崩的安危。
在得知項羽的高大上之後,還能說出劉邦必勝,說明他這篇文進展到現在,是按照計劃進行的。
他沒有寫崩。
項羽還是那個英雄,但他不適合成為皇帝;
劉邦有時候真小人,但他註定會登上帝位。
但即使在這種前提下,優勢很大的項羽還是有數次機會弄死劉邦,但都被他自己給放走了。
可以說劉邦猶如天助,也可以說,項羽的本性,註定了這一切。
....................................
雖然劇情已經瞭然於胸,但對於戰爭的描寫,楚銘覺得自己還有些欠缺。
他和肖晟討論了一下之後,決定去博物館參觀一下古代的兵器之類,寫的時候,也有點直觀的認識。
其實,他就是想感受那時候的氛圍而已。
帝都有許多博物館,首博正好在舉行古代兵器展覽,楚銘興沖沖的就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