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大明的“二五計劃”(第二更,求訂閱)
小魚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5章 大明的“二五計劃”(第二更,求訂閱),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小魚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層都是頗為警惕的,畢竟公司的規模實在太大,甚至可以誇張的說,公司幾乎掌握著全國所有的經濟命脈,這樣的情況,站在國家的角度上來說,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那怕公司是皇產又怎麼樣?
大明的皇太子是誰?
現在的公司主持人又是誰?
眾人都和明鏡似的。
皇太子會繼承大明的皇位,可是公司呢?肯定是尹麗莎白夫人的兒子繼承了。
兄弟兩人一個持國,一個持錢。
將來如果他們兄弟發生分歧怎麼辦?
所以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公司都不能一家獨大啊!
如果不能從現在改變這一切,那麼公司未來只會越來越強。
“確實如此,民間的閒散資本是不少啊!要是能把那些資金動用起來,必定將有助於大明的發展。”
掃視了一遍諸人,朱先海沉聲問道,
“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陛下,臣以為,可以加大政府投資力度,至於資金可以透過發行國債來籌集。目前大明朝廷所欠的債務雖然有2億5千萬之巨,但是朝廷的財政收入超過四萬萬元,我們的財政是良好,將來應該考慮公開發行債券,向民間籌集資金,我認為可以透過向民間發生國債的方式,由政府直接投資15億元,用於重點工程建設。”
“條件成熟了嗎?”
看一眼王有齡,朱大皇帝當然知道,他的“加大國有投資”是什麼意思,就是弱化公司作用,加大國有資本。對此他當然不會反對,他的反問。與其說是資金上的,還不如說是問國有企業管理的問題。
畢竟,借款15億,對大明朝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問題,這筆國債甚至內部就可以消化。現在大明的銀行存款有多少——足足70餘億!
那些民間資金需要穩妥可靠的投資渠道。如果朝廷要發公債的話,幾億十幾億民間都可以毫不費力吃下去的。
因為大明的信譽好啊!
百姓願意借錢,畢竟大明朝過去幾年裡,在鐵路等大工程上都會透過發行了債券的方式,一點點的培育國內的債券市場,民眾的收益頗豐,自然也就願意借錢給朝廷了。
朱大皇帝關心的是什麼?
當然是企業的管理了!他可不想自己的國營工廠變成一個個洋務運動中的“官辦企業”。
畢竟,企業是要發展的,國家隊如果沒有政策扶持能不能幹過民間企業,這本身就打著問號的。
“陛下,即便是公司,也是數百個職業經理在管理,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彷效公司的模式,創辦官辦企業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