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7章 爭霸加速度(第四更,求訂閱),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小魚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於旱災,山東各地災民紛紛逃荒、鬧荒或祈雨。但祈雨無濟於事。各處飢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

看著《大明日報》上的這篇報道,朱大皇帝不由的長嘆一口氣,儘管新聞報道不過只有區區兩三百個字,但是對於這場“丁戊奇荒”,他是有一定了解的。

這場大旱災是1875年拉開序幕的。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區先後呈現出乾旱的跡象,直隸地區在仲春時節便顯示了災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與此同時,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都在這年秋後相繼出現嚴重旱情。

今年,旱情加重,受災範圍也進一步擴大。以直隸、山東、河南為主要災區,北至遼寧、西至陝甘、南達蘇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廣袤旱區。

儘管現在看似災情已經極其嚴重,但明年、後年,災情只會越來越嚴重,畢竟,這是一場導致上億人受災的特大旱災。

“按官方的說法,餓死了上千萬人,實際上至少要乘以二吧!”

在自言自語的時候,朱大皇帝自己都不相信這個數字,那怕就是乘以二,恐怕也很難讓人信服,以我大清那些為了紅頂子粉飾太平的官員的習慣,他們不縮水七八成,都對不起他們的紅頂子。

這也是朱大皇帝之所以敢引進這麼多移民,是因為大量引進移民,導致東北等地漢人移民減少的原因。

畢竟那些人在歷史上本身就是要被餓死的,他說引進是帶有救濟性質的引進,透過大規模的賑災,救下更多的人,然後把他們帶到大明,在歷史上那些人大都淪為餓殍,死在逃荒的路上。

這場旱災,滿清幾乎沒有任何賑災,歷史上靠的是江南以及南洋等地商人捐款賑濟,而這一次呢?則是靠大明!

為了賑濟那些災民,大明不僅從南洋購買了幾百萬石米,而且還從本土運去了上百萬噸小麥、玉米等的糧食,不僅僅是為了救人,更重要的是要把那些人帶回來。

把那些本來會餓死的同胞帶到大明,他們會成為大明國力的基石。有了他們,大明才能真正的崛起。

“兩千萬!”

面對著劉昆鵬這位前大明駐海州總領,現任移民事務司司長,朱大皇帝說道。

“這一次,我們要爭取把兩千萬人運到大明!我們要爭取在未來的兩年之中,每年從國內引進700-800萬移民,等到盛德九年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達到兩千萬的目標了!”

利用“丁戊奇荒”引進兩千萬移民,這是朱大皇帝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其實,這也是吞併巴西的底氣所在。

“有了這兩千萬移民,咱們才有了消化巴西這塊肥肉的底氣,巴西……不過只有千萬人口,等到戰爭結束後,把那些黑奴解放,送他們回非洲老家後,巴西人口不過區區六七百萬而已,我們在人口上,也就有了優勢,所以……”

盯著劉昆鵬,朱大皇帝笑道。

“劉司長,你的責任重大啊!大明能不能把巴西變成大明的一部分,可就全看你能不能達成這個任務了!”

等到這一切完成之後,大明所得到的不僅僅只有巴西,甚至還有可能是整個南美!

“陛下,這需要船!”

劉昆鵬直接了當的說道。

“現在大明的移民船每年最多隻能滿足兩百五十萬移民的需求,根據華夏那邊的情況,移民司已經從國外購買了超過三十六艘總計十八萬七千餘噸商船,改裝為移民船,預計在其完成改裝後,可以增加七萬五千個移民船位,不過即便是如此,每年增加的運力,也不過五十萬左右,想要完成這個任務,至少需要在現有移民船噸位上增加一百八十萬噸……”

兩年內增加180萬噸商船!

對大明來說,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啊!

別說大明做不到,眼下就是全世界也沒有那個國家能夠做得到。而且這不是增加幾百艘商船的事情,還需要幾百個船長,上萬名船員。不是僅僅只有船就行了

“那就繼續造船,買船,總之,朕需要的是人!”

事實上,早在五年前,朱大皇帝就已經開始為這場“華夏東南遷”做了準備——在過去的五年間,大明的商船學校招生人數擴大五倍,商船噸位也在穩步上升。

更重要的是,現在在大明船臺上,有一批在建的移民船,而最重要就是十六艘排水量高達一點七萬噸大型移民船,他們是大明造船業強大的象徵。也是朱大皇帝從華夏拉人過來的根本。

“第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