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身在福中且知福(第一更,求訂閱)
小魚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9章 身在福中且知福(第一更,求訂閱),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小魚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唐!
孫虎的建議,讓朱大皇帝的眼前一亮,這似乎是個不錯的建議啊,利用大唐的工業甚至大唐的軍隊,充實帝國的力量。
雖然眼下大唐暫時不會參戰,但是中立國的身份眼下對帝國更有利啊,帝國不僅可以利用中立國的商船來運輸軍需物資,同樣也可以利用中立國的工業和資源為戰爭服務。可以透過來自大明的軍需訂單,實現自身工業的擴張嘛!
現在的大唐,工業雖然比不上歐洲老牌強國,但絕對超過了義大利,畢竟,從鋼鐵產量上來說,一家鞍山鋼鐵就已經把義大利遠遠甩在身後了。這些年在大明的幫助和投資下,大唐那邊的洋務運動可是比歷史上同期水平強太多了。
現在的大唐已經完成了基本的初級工業化,甚至可以像義大利一樣,擠身三流列強的之列。
不過大唐還擁有其它三流列強所沒有潛力——盡乎無窮的人力資源以及雄厚的農業資源。
這一切都是大唐可以參與這個遊戲的根本。
有這麼一個力量,當然要加以利用了。
點了點頭,朱大皇帝說道。
“嗯,可以讓外交部與大唐去談軍艦護航事情,這方的阻力應該不大,畢竟,大唐海軍是普遍親明的!”
別說是大唐海軍了,就是陸軍同樣也親明派佔據主流,畢竟,在淮軍的現代化過程中,畢業於帝國軍事院校的留學生髮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推翻滿清“徐州起義”就是那些留明派中下層軍官發動的,他們用槍口迫使李總督“起了義”,這一點和黎元洪倒是有點兒像。
儘管直到淮系將領仍然佔據高位,可是留明派也掌握著一定的軍權,至於海軍……幾乎全部都是留明軍官生,沒辦法,海軍是技術兵種,淮軍部將玩不轉啊。也正因如此,大唐海軍是眾所周知的親明,畢竟大多數中高層軍官都出自於帝國海軍學校,即便是現在,每年仍然有很多華夏陸海軍留學生在帝國就讀。
“阻力是不大,但是以李氏的保守,沒有足夠的好處,他們肯定不會同意的,臣以為,可以承諾向他們提供一筆貸款,幫助他們提升部隊戰鬥力,畢竟,將來他們肯定是在參戰的。”
對於孫虎的這個建議,朱大皇帝自然不會反對,大唐……原本就在他的計劃之中,而且根據模擬器裡的模擬,三年後,在國內的那個事件處理完成後,大唐就會趁著英國全力保衛印度無力南顧的機會,出兵緬甸,遠征軍一路打到馬六甲,佔領了新加坡,甚至的將新加坡命名為“鎮南市”。
永鎮南洋……對此,朱大皇帝並不反對,而且也是支援的,畢竟大唐將是帝國在未來極其重要的盟友,這個盟友與普通的透過盟約樹立的盟友不同,他們是血脈相連的,是不離不棄,共為一家的盟友。
而且按照朱大皇帝的計劃,南洋……那是留給華夏的自留地,別說帝國不會染指了,就是別的國家也不能染指。
在這種情況下,增強大唐的軍力,也就成為了勢在必然之事了。
“貸款嘛,不必拘泥於軍事上的貸款,工業上也可以提供一些貸款,用於擴建廠礦,僅僅只是提升軍事實力還是不行的,關鍵還是工業,工業才是強軍之本!”
讓華夏那邊發發戰爭財,也不是不可以,況且,這也有助於實現他的最終夢想——華夏一體化!
而經濟一體化,則是關鍵中的關鍵。甚至這決定了帝國與華夏之間的未來——是緊密的一體化的同盟,還是潛在的敵人。
同盟!
這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選擇,如果有任何人想要分裂一體化的華夏,那麼他必定是整個華夏的敵人。
所以有的人註定會成為他的敵人!
隨後朱大皇帝又和孫虎聊了一些投資華夏的話題,他們聊的不僅僅是官方的投資,少不了還有私人投資,帝國皇家的,勳臣的,大都可以參與其中。
一個緊密的經濟政治同盟,並不僅僅只是官方的合作,民間以及官方高層的合作也是不可避免的。
“對了,關於北美的兵力補充,這個必須要抓緊……嗯,可以從東瀛四省徵召,從那裡往北美補充!我們要和美國戰鬥到底的,總是要動員每一分力量的。”
在聊天的投資華夏的事宜後,朱大皇帝又特意提到了東瀛,華夏是根本,是不能忘記的。或東瀛作為帝國的一部分也要充分考慮啊。
戰鬥到底!
戰鬥到最後一個東瀛人。
不對,不對,怎麼能這樣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