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大打特打,財源廣進(第一更,求訂閱)
小魚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2章 大打特打,財源廣進(第一更,求訂閱),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小魚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號外,大明帝國艦隊奇襲漢普頓!”
“美國大白艦隊一朝盡喪!”
……
即便是遠隔重洋,當大明帝國獲得空前大勝的訊息傳來時,華夏這邊也是一片歡騰。
無他,大明、大唐皆屬華夏。大家都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大明的勝利,那是華夏的勝利啊!
為之慶祝,歡呼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甚至當天在京師、金陵等大中城市,還有千百萬民眾自發的舉行提燈遊行,以慶祝大明的空前大勝。
這場戰爭爆發後的一次次勝利,讓億萬華夏人無不與有榮焉,歡喜之情更是難以言表,畢竟……這捱打的可是洋鬼子。
洋鬼子,給咱華夏人多少氣受啊!
人民的情感是赤誠的,也是樸素的,在外界討論為之歡呼,為之慶祝的時候,商人們同樣也在慶祝著,他們慶祝的並不僅僅只是帝國的勝利,同樣也在慶祝著新的機遇。
對於這一點,身為興業船廠東家的李敬業,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
往船廠去的路上,會經過王府,所謂的王府,是舊時天國的王府大宅,當年李敬業在船廠時,總能看到富麗堂皇的王府前那一片明黃色的儀仗,烏央央的儀仗足足有三四百人之多。
天國什麼最多?
當然是王爺多。
天國的王爺多、規矩多,排面也大。當初剛從大明回來時,他曾聽說過一個笑話——在天京城,買個菜也能碰到一位儀仗出行的王爺。
天國有多少王爺?
沒有一千,也得有八百吧!
天京城裡的有幾百位,地方上也有幾百位,以至於但凡稍大些的城市,都有王府,
每每看到王爺出行時排場,李敬業都會忍不住在心裡盤算著天國的將來。
這些排場是什麼?
是民脂民膏!
不過誰又能改變這些呢?
在天國,即便是最寒酸的王爺出行時那也會有衛兵鳴鑼開道,他們要的就是那份體面,響的就是那個排場。
養那麼多的王爺一年要花費多少銀錢?
大唐那邊是貪官多,天國呢?王爺多。
兩家可謂是平分秋色,只不過……最終,大唐贏了。其實這一切都是註定的。
有銀子修王府、擺儀仗,卻沒有銀子送人出國留學,這天國……
真的沒有希望了!
當年留學歸來的李敬業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慨,是因為他去留學的時候,天國向大明派的留學生是200人,而十年前國之將亡的時候,依然還是200人,每每有人上書要求朝廷多派人到大明留學。
朝中眾臣都是一句——沒錢。
到大明留學才需要花多少錢?
一張船票,再加上每個月的生活費足以,一年不過區區十萬兩的開支……就那也是兩字——沒錢。
天國自有國情在。
但真正讓李敬業心涼的是什麼?
是他和許多朋友歸國後,非但不受重用,而且在工廠軍中主事的永遠都是著王爺們的親信,即便是船廠同樣也是如此。
到最後,天國亡了。
天國亡的時候,那些個享盡榮華富貴的王爺們去了那?
帶著搜刮的金銀去了大明,繼續享盡人間的富貴。
如今,一晃就是十年。
可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像是剛剛發生似的。
“十年,一晃眼的功夫,可真快啊……”
在汽車駛進船廠時,李敬業又一次感嘆著歲月的流失,瞧著諾大的船廠,他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感謝那天國,要是沒有天國的覆滅,這座船廠又怎麼會歸他所有?
他又怎麼可能成為大唐最大的私人船商。
這邊車剛停下來,已經在辦公樓前等了好一會的副經理李順,便迎過去,不等他下車,就攔著車門說道。
“董事長,剛才聯合商會那邊來了個電話。”
“聯合商會?”
聯合商會,就是曾經的“大明商會”,不過在過去的幾年間,他們淡化了“大明”,改名為“華商聯合商會”,而且會員也不在侷限於明商,大唐這邊的商人也可以加入,李敬業也是商會會員。
“誰打來的電話?”
“是陳秘書,左會長的秘書,他說左會長要見你。”
“哦!”
心裡咯噔一聲,李敬業不露聲色的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