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德意志之歌 (第一更,求訂閱)
小魚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4章 德意志之歌 (第一更,求訂閱),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小魚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本營遭到了轟炸!
在這個訊息傳出之後,給普魯士軍人帶來的衝擊是難以想象的,在慶幸著國王首相等人平安無事的同時,對飛艇的恐懼甚至對南華的恐懼又一次加深了。
人們在談論著大本營遭到轟炸的同時,會把目光投向天空,曾幾何時,藍天以及變幻莫測的雲彩可以讓他們的心情放鬆下來,但是現在卻給他們帶來了死亡,帶來了恐懼!
而這一切都是南華帶來的!
南華!
必須要擊敗南華軍!
這是莊園裡最大的房間,儘管面積很大,但是所有的地方卻都顯得有些凌亂,電報的“滴噠”聲在空氣中迴響著,電報員不時的拿著長長的電報條奔跑著,穿著藍色軍裝的軍官們,不時交頭結耳討論著問題。
一張張桌子上到處堆放著檔案,在房間的正中央是大型沙盤,沙盤上插滿了小旗,那些紅色小旗代表著南華軍,藍色則代表普魯士軍隊,在魯昂城外圍雙方形成了一個月牙型的態勢。
周圍的地圖架上掛滿了一張張的軍用地圖,雖然房間所有的窗戶都敞開著,可這裡的氣氛依然緊張的讓人感覺到焦灼且悶燥。
在一張寬大的桌子後坐,坐著一名軍官,他的衣領敞開著,額頭冒著汗水,就連同鼻尖上,也滲著汗水。他就是普魯士第四軍團司令官莫爾特克伯爵,此時他,已經完全沒有了貴族風度,不僅沒有了往日的軍容,下陷眼窩烏青烏青的,儘管滿面疲憊,但是他依然死死的盯著地圖。
已經五天了!
在過去的五天中,在魯昂城外,他的第四軍團向南華軍發起了一次又一次攻擊,但是他們的攻擊都被擊退了,甚至就連炮兵也遭受了重創。
“現在,我們正在重複法國人的悲劇!”
在莫爾特克伯爵給參謀總長的電報中,曾如此形容過雙方的差距。
步槍遠遠比不上南華,就連普魯士軍隊的王牌——克虜伯大炮,也比不上他們的大炮。
悲劇!
“當初我們打法國人打的有多舒服,現在他們打我們就打的有多麼舒服!”
但是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普魯士需要一場勝利,需要用勝利去證明——南華軍並非是不可戰勝的!
眉頭緊鎖中,莫爾特克伯爵盯著地圖上的雙方態勢,想了一會,下令道。
“第十五軍,今天晚上從正面逐次向其正面進攻……”
“命令第十三軍,今天晚間從右翼迂迴到南華軍的側後方,向他們側後方實施進攻!”
一道道命令的下令,意味著戰爭的白熱化。
對於那些在愛國主義思想的洗禮下走向戰場的普魯士人來說,或許他們所面對的敵人是強大的,但是他們相信普魯士一定能夠贏得勝利。
為了德意志的統一!
施泰茵是一名工程師,在戰爭爆發前他在英國的造船廠工作,戰爭爆發之後,他和許多在英國工作的德意志人一樣,乘船回到了漢堡,然後他加入了軍隊。在軍隊中和他人一樣的人很多,他們之中有農民,有學者,有鞋匠,有工程師,有青年,有老人。但他們都是德意志人。
“德意志,德意志,高於一切,高於世間所有萬物;無論何時,為了保護和捍衛,兄弟們永遠站在一起。從馬斯到默默爾從埃施到貝爾特……”
讚美詩的誦讀從戰壕裡傳了出來,他知道那是巴克豪斯在那裡朗誦的《德意志之歌》,這首1841年發表的詩篇從剛一發表,就深受德意志地區的人們喜愛,在英國的僑民聚會上,他們也曾一次又一次的唱著這篇讚美詩,這首讚美詩的曲調是海頓普寫的《皇帝四重奏》。1809年,海頓臨終前正值拿破崙的法軍圍攻維也納,炮聲不斷的日子裡,彌留之際的海頓常常滿懷深情地在鋼琴上演奏這首歌曲,以期從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同樣,這首《德意志之歌》在過去二十多年裡,也是德意志人抒發自己民族感情,尋找精神安慰的所在。當然也是他們的渴望,對於長期處於分裂之中的德意志人而言,他們渴望著德意志能夠成為一個國家,渴望著統一!
這首歌就是他們所有人的心聲!
“……統一、正義和自由,為了德意志祖國;讓我們一起為了這個目標而奮鬥,像兄弟那樣團結起來,獻出我們的雙手和真心……”
暮色中戰壕裡的歌聲匯成一片,那些來自北德聯邦各地計程車兵們,唱著這首德意志的讚美詩,在星月的光亮下,德意志的尖頂盔下,他們的神情堅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