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六章 捷報,爭魏,蒼穹之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甘露六年(公元261年),一開年,南中的好訊息就傳入長安。
霍弋率孟、李、董、毛、朱、呂等南中豪強,起兵三萬,討伐爨、雍兩家。
爨氏由於跟當地土人融合,得到了相當大的支援,雍氏立足南中近四百年,也是實力強大。
爨、雍兩家先下手為強,聯合蠻、叟、僚部落,號稱十萬之眾,在牂柯、越嶲、建寧、永昌、雲南五郡發動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攻打州縣,殘殺漢民,所過之處,皆為白土。
但霍弋早就枕戈而待,毛炅、解系、孟月、馬融、李松、王承、董元積極防禦,霍弋與楊稷兵分兩路,一路向西北,一路向西南。
蠻人部落或許生勐剽悍,但跟秦軍相比,軍隊的戰鬥力相差太大。
號稱十萬之眾,實則是聚集了一群烏合之眾。
霍弋、楊稷都是鎮守南中的宿將,熟悉當地夷情,才八千人馬,就橫掃南中諸部。
楊稷於滇池大破陣爨氏,陣斬爨熊首級。
雍氏盤踞的建寧軍,也在霍弋大旗到來之後,當地豪強紛紛開城投降。
一場叛亂,前後不到一個月,便被瞬間被撲滅。
由此可見,這場叛亂不得人心。
只是被內部外部各種勢力挑起的。
當地豪強仍然心在秦國。
南中安定,蜀中的暗流就永遠只能是暗流。
治大國若烹小鮮,最忌一刀切。
士族豪強在內是禍患,在外反而是華夏的橋頭堡。
正如當年司馬懿滅遼東一樣,大殺四方,遼東豪強被團滅,百姓也被遷徙到河北,但問題隨之而來,自古就是漢家故地的遼東,很快就成了宇文、段、慕容、高句麗的龍興之地。
南中的形勢比遼東更險峻。
蠻夷多而漢人少。
蜀漢佔據了精華地區,但大部分割槽域都處於羈縻狀態,形勢上佔有。
霍弋的信也是此種觀點,豪強在南中的確侵佔土地,圈禁人口,但問題是,人家侵佔的是外族的土地,圈禁的人口中,一大半是夷人。
幾百年下來,蠻夷也因此而被漢化。
豪強是禍害不假,但在內是禍害自己,在外,就是禍害別人了。
楊崢現在把他們拔了,等於是揮刀自宮。
霍弋不僅情真意切的為楊崢剖析南中形勢,還把自己孫子霍彪,以及南中諸大姓的子侄七十多人送入長安。
做人做事到了這種地步,讓楊崢對霍弋大為讚歎。
這才是漢魏真正計程車人。
以國家利益、民、族大義為重。
其實這場叛亂,若是霍弋點頭,南中割據自立絕對是板上釘釘。
再與東吳結盟,秦國要收復這塊土地,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楊崢看著一排南中子弟,尤其是霍彪,十四五歲的年紀,英氣勃發,越看越是歡喜,就封幾個出類拔萃的南中子弟為散騎常侍和黃門侍郎,跟在自己身邊。
人敬一尺,我還一丈。
再說南中有些地區的錢糧賦稅也很難送到關中。
能維持秦軍在南中的存在即可。
所以南中的均田制雖然實行,但豪強的私兵、塢堡允許存在,只是登記漢民戶籍,一切照舊。
隴右、關中、河西、南中相繼推行均田制,就只剩下蜀中了。
這也是均田制最重要的一環。
霍弋的捷報來的太及時了,消除了蜀中所有後顧之憂。
南中和蜀中互為表裡。
南中若是叛亂持續太久,蜀中也一定會大受影響。
楊崢之所以在隴右弄出這麼大的陣仗,就是給蜀中看的。
好在,鎮撫司和宣義司早就在蜀中掀起浪潮,官府的公文還沒下來,蜀中百姓早已急不可待,每天圍聚在府衙之外,只等貼出公文,好一擁而入,拿到最好的田。
蜀中的兩百四十多萬人口若是釋放出來,秦國的國力會迎來空前暴漲。
不過楊崢異常謹慎,與譙周、張詔、李密、陳壽、常忌、常勖、壽良等蜀中士人反覆溝通,力求得到他們的支援,畢竟若是人口稠密的地區爆發大戰,就是玉石俱焚。
“均田制乃大秦之國策,亦為惠民之法,大秦強盛,爾等亦能安享太平。”楊崢說著大道理。
蜀國投降以來,楊崢對蜀中士人異常友善,全部量才適用,蜀中官吏也基本維持原狀,只是增加了鎮撫司和宣義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