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五十六章 檄,爭魏,蒼穹之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子只怕不能穩坐大位,而且此戰是以杜預為主將,太子為輔,不必擔憂。”
“老朽多慮了。”魯芝並不是反對太子領兵,而是反對太子手上有兵權,“自古名不正則言不順,江東人心離亂,陛下可發檄文,文武並濟,揚大秦國威,震懾江東士民,必可事半功倍。”
當年司馬家活著的時候,楊崢動不動就起早檄文罵來罵去的,現在反而忘了。
江東剛剛經歷大亂,大秦四路大軍齊出,檄文可收奇效。
“多謝伯父提醒。”楊崢拱手道。
魯芝亦還禮。
一統中原之後,朝中人才濟濟,大把會寫文章的人。
李密、陳壽、左思、向秀、阮籍、劉伶等等。
楊崢為了編纂大秦版本的《永樂大典》,設立文學館,收集天下典籍,網羅四海有才學之士,連西域諸國的書籍也弄來不少。
一篇檄文還不是手到擒來?
楊崢潤色了一番,加了幾筆,檄文就出來了,名曰《平江南檄》: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自漢室傾覆以來,華夏沉淪,四海攻戰,百姓凌遲,自古聖人出,天下太平,大秦皇帝以神武之才,天人之姿,先克雍涼,再並蜀中,揮鞭中原,司馬群醜望風而靡,天下不平者,唯有江東一隅,今精兵百萬,跨江而望,弔民伐罪,混同河山。王師一鼓而渡江,諸將列降而獻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後實先聲,易如破竹。昭天順人信之助,成我風行草偃之功。合天下以清寧,蘇萬民而鎮撫。恩寬幼主以下,罪止頑抗之人。自今檄到,應守令以境土投拜,有功者賞之,負隅頑抗者,滅之!”
檄文寫的霸氣側漏。
不過文人的德行就是如此,裡面的馬屁,連楊崢看了都忍不住臉紅。
“神武之才”說得過去,“天人之姿”……
檄文其實有四個版本,其他三個過於文采斐然了,洋洋散散上千言,沒有這個簡潔。
檄文首先貼在大興城,立即就萬民沸騰。
百姓們也期待這一天。
分久必合,本來就是天下大勢,人心所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