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章 天譴,爭魏,蒼穹之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月大疫,洛陽死者大半。

——《晉書·帝紀第三》

不是司馬炎不想給楊崢找事,而是自己的破事也來了。

老天爺是公平的,秦國剛從旱災、蝗災、病災中爬出來,展現出勃勃生機。

中原卻出事了。

司馬炎剛剛登基,追尊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後,洛陽就爆發大瘟疫。

彷彿老天爺也在詛咒司馬家。

瘟疫當然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由青州水災而起,漫延至豫州,傳入洛陽。

不過倒黴的永遠是百姓。

士家門閥把門一關,家裡有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藥,不愁吃喝。

司馬家的晉國沒有學到曹魏的好,卻完全繼承了曹魏的壞。

官府遲鈍而腐朽,不聞不問,管理不力。

百姓要為生計而奔波,更沒有抵抗之力。

洛陽城連屍體都處理不了,直接拋入洛水了事,浮屍密密麻麻,一層鋪著一層,向下遊飄去,感染更多地區。

不過這些對家大業大的司馬家而言都可以承受。

民間疾苦,洛陽朝堂上雖有耳聞,卻不曾親見。

不是親眼所見,就不知道民間之苦難。

“殿下,此地不可久留!”嵇喜勸道。

但司馬攸無動於衷,堅持要在街頭為百姓施粥。

也正是他的這一舉措,讓洛陽多活了些人。

“民不聊生,本王豈能無動於衷?開啟洛陽府庫,賑濟百姓!”司馬攸嘆道。

嵇喜眉頭一皺,“殿下萬萬不可,荀勖、馮紞一再向陛下進讒,殿下如今開倉賑濟百姓,豈不正中他們下懷?”

司馬炎為登上皇位,其實也向司馬攸一方做出過妥協。

皇帝是司馬炎的,但司馬攸總統軍事,撫寧內外。

開啟倉門這種事,自然也在其職權之內。

“都什麼時候了,還糾結這些?若瘟疫擴大,只恐中原百姓死絕!”司馬攸厲聲道。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漢末大瘟疫,死亡的人口何止千萬?

“唯!”嵇喜拱了拱手。

“再令太醫院所有太醫召集人手,務必止住瘟疫!”

正如嵇喜所言,進讒的不止荀勖、馮紞,還有荀顗。

“齊王既已封國,理當就封,何必留在洛陽?”荀顗德高望重,是荀彧的第六子,他卻沒有陳泰的氣節,被司馬懿、司馬師的血腥手段嚇破了膽,早早依附在司馬氏膝下。

司馬炎當然不喜歡司馬攸,但卻動不了他,以司馬駿為首的宗族也傾向於他。

但放在眼皮子底下,總比放歸青州要好。

洛陽城中死傷枕籍,但食肉者商議的卻並不是災情。

“齊王名過其實,而天下歸之,陛下不可不慎也!”馮紞也趁機來了一句。

司馬炎卻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目光轉向賈充。

賈充知道司馬炎的意思,但他身為司馬攸的岳父,實在不好多嘴,索性換了一個話題,“鍾會歸吳,必為國家心腹之患,陛下不可不備也!”

一句話就讓石苞、羊祜注意力全都轉移過來。

這兩人跟賈充一樣都是聰明人,絕不參與司馬家的家事。

“如何防備?”司馬炎也興趣大起。

經過這一戰,他總算明白一個道理,還是東吳好欺負。

賈充三角眼骨碌碌轉了起來,“羊叔子有先南後西之略,攻略東吳已是我大晉之國策,當在淮北聚以重兵。”

羊祜拱手道:“不可,如今合肥新城已為賊所得,合肥之後有東關,東關之後有長江,淮北進兵必勞而無功!”

“衛將軍可有良策?”司馬炎道。

“於淮北興兵不如在襄陽大力屯墾,訓練水軍,待糧草豐足,傾國之軍圍攻江陵,一如當年圍攻壽春諸葛誕!然後順江而下,一舉蕩平江東!”羊祜沉聲道。

本質上還是那套國力碾壓、泰山壓頂。

不過笨辦法往往是最無解的辦法。

晉國國力在巔峰,目前而言,三國中最強,吳國經過孫皓的折騰,國力大不如前。

秦國發旱災、蝗災,晉國發水災、瘟疫,吳國沒有天災,卻有人禍,吳國永安(非蜀國永安)山賊施但等人聚眾數千人,劫持孫皓庶弟永安侯孫謙離開烏程,拿走孫和陵上鼓吹曲蓋,直接攻打建業,到了建業城下時,兵力已有萬人,被諸葛靚和丁固擊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