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武備,爭魏,蒼穹之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武卒衣三層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囊矢五十支,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才算合格。

不過這需要強大國力的支援。

西平條件有限,人口凋零,若按照魏武卒標準,能招到五百人就不錯了。

能在一次次天災戰亂中活下來的人,身體素質自然沒話說。

百姓不是與野獸搏鬥,就是抵抗土匪強盜。

能在冶無戴馬蹄下逃生的人,至少跑路的水平很高。

幾場寒風之後,大雪如約而至。

天寒地凍,塢堡、屯田、水渠全都停止。

只有練兵還在繼續。

張特訓練青壯屯農,楊崢訓練新招募士卒。

絕大多數訓練都由老兵完成。

而老兵不僅僅是當初的武衛營老卒,羌營、賨營中也有不少勇武者。

楊崢只是日常巡視。

維持自己的存在,讓士卒知道他們的將軍是誰。

冰天雪地,最考驗人的意志。

好在郭家的家底豐厚,糧食、牛羊多不勝數,每日都能讓士卒們吃上肉喝上湯。

士卒訓練的積極性大為增加。

修葺塢堡,廣開屯墾,外和羌胡,內練精兵,都在穩步推行之中。

作為後世人的楊崢,自然知道武器裝備的重要。

一漢抵五胡的神話,靠的漢軍的英勇,也靠堅甲利刃。

環首刀、八面劍、弓弩、鐵甲……

不可一世的匈奴就是敗在這些裝備面前。

尤其是環首刀,簡直是領先時代的產物。

輕便、鋒利、殺傷力強。

是唐刀和倭刀的鼻祖。

到了魏晉,長槊、馬鐙、重騎兵登上歷史舞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枹罕四通八達,很多東西,楊崢不敢弄。

弄出來也便宜了別人。

而西平是邊陲中的邊陲,四面青山環抱,一條湟水流出。

地勢與蜀中相近。

閉塞而偏遠。

可以關起門自己玩自己的。

改進武備是杜預提出來的,自然由他負責。

大雪封山,屯田塢堡告一段落。

就在楊崢思索著要不要造玻璃、弄肥皂的時候,杜預就找來了。

一張白紙上畫著圖案和註解。

楊崢看著白紙愣住了。

杜預解釋道:“此為左伯紙,郭家藏有不少。”

左伯紙楊崢略有耳聞,漢靈帝時,左伯改進蔡侯紙,製出質量上乘的紙張。

漢末大亂,這種紙被埋沒一段時間。

魏晉之後,大行其道。

洛陽紙貴的典故,就是在西晉時期。

魏晉以來,書法大家層出不窮,也是跟這種紙的出現有關係。

書法跟畫畫一樣,需要大量的練習。

楊崢記得歷史上鍾繇、鍾會、衛瓘等等,都是書法高手。

楊崢定睛望向圖紙。

居然是連弩的製造方法。

戰國時代,便有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的說法。

秦漢弩機大行其道。

諸葛武侯改進弩機,元戎連弩問世。

魏國馬鈞對其改造,能發五十矢,但工藝複雜,無法量產。

早在駱谷時,楊崢就領教了蜀軍弩箭的厲害。

一百多年後,宋武帝劉裕的卻月陣,兩千士卒攜帶大弩百張,藏於車後,破北魏三萬鐵騎。

shu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