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部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3章 猛將十連抽,抗戰之召喚猛將,首席部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38年12月26日,中午12點。
中國黃海海域。
諾克?耐維斯號上,歐陽和王亞樵二人,趁著戰士們簡單的用餐時間,屏退左右,對下一步的規劃再進行研究一下。
雖然在獄中,歐陽和王亞樵已經有了很多的設想和規劃,但是事關2萬2千多人的生死,容不得歐陽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謹慎嚴謹的態度,歐陽一直是不缺乏的,這也得利於穿越前幾年的教師生涯,畢竟很多學術研究和歷史考究,是不能有一絲差錯的。
“旅長,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靠岸停船的問題,可供選擇的地點,只有兩處,其一是鹽城,其二是連雲港。”
王亞樵沉聲道:“這兩個地方雖然都擁有很多的天然港口,但是我們登陸後面臨的形勢,也就是日軍的圍剿問題,將是極為嚴峻的。”
登陸後?
這一點,歐陽也早有考慮。
此刻的蘇北,或者說是鹽城和連雲港兩地,駐防的日軍數量不再少數,雖然絕大多數都是日軍的預備役組成,戰鬥力較之日軍主力部隊較弱很多。
但是歐陽這2萬餘人登陸,如此的大的動靜,想躲都沒地方躲,勢必引發同日軍的戰鬥。
這一點,無論是晚上登陸,還是白天登陸,其結果的都是一致的,必定面臨日軍的圍剿。
一旦己方被日軍拖住,那麼駐防在蘇南一帶的日軍主力,定會前來圍剿,己方的2萬人,勢必死傷慘重。
一個不慎,就會有全軍覆沒之險。
為此,歐陽幾日前還感嘆:“這要是1940年以後,該有多好!”
歐陽之所以感嘆,就是因為時間點不好。
現在是1938年12月底,雖說我黨領導下的新四軍,早在1937年底,便在水網密集的蘇北,建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敵後根據地,可是規模卻是很小。
大一點的根據地,其兵力也就數百人。
小一點的根據地,其兵力則更少,可能只有幾十人,還不到一個連的兵力。
兵力缺少是一部分,最關鍵的還是武器彈藥的匱乏,使得他們的戰鬥力極其弱小。
反觀1940年以後,確切地說是皖南事變以後,在湖北荊襄一帶的新四軍主力,遭到黨國第二次反共高氵朝,不得已之下,將主力遷徙到蘇北一帶,在蘇北、山東、河南等地,建立起了廣大的抗日革命根據地。
——蘇北根據地。
1940年1月,蘇北根據地總指揮部成立,陳毅元帥擔任蘇北根據地指揮員兼政委,粟裕大將擔任副指揮。
蘇北根據地成立之初,便下轄3個縱隊9個團,7000餘人的兵力,隨後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建立起了涵蓋數百萬民眾的龐大根據地,擁有兵力1萬2千餘人。
歐陽若是在1940以後從蘇北登陸上岸,就會輕鬆很多。
可是現在的時間,畢竟是1938年年底,蘇北根據地總指揮部還沒有成立,蘇北的我黨我軍,都如同嬰兒一般弱小,對歐陽等人的登陸,難以提供大的幫助。
當下,歐陽沉聲道:“參謀長,不管我們是從鹽城還是連雲港登陸,我們都必須作好同日軍戰鬥的準備。”
聞言,王亞樵點了點頭,回道:“這一點是肯定的,鹽城和連雲港兩地的日軍相比較起來,連雲港的日軍實力較為弱小。
同時一旦我們和日軍交手,蘇南等地的日軍主力,定會趕來增援,連雲港同蘇南之間的距離,畢竟更遠一點,可以給我們擺脫日軍阻截,提供更多的時間。”
歐陽雙目灼灼,立即言道:“因此從連雲港登陸是我們當前最好的選擇,我們在連雲港一帶登陸後,就必須一鼓作氣,在日軍還來不及發作之前,將其徹底打蒙,一路直奔河南商丘!”
從連雲港登陸後,一路向北,進入河南地界,這就是歐陽的設想。
“不妥!”
歐陽的設想,立即遭到了王亞樵的反對。
王亞樵沉聲道:“旅長,河南商丘的日軍兵力,可不在少數啊!”
“嗯!”歐陽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相比較從連雲港突圍,冒險進入河南商丘,我倒是覺得北上山東較為妥當!”
王亞樵不由笑道:“畢竟山東和蘇北的交界地帶,可是有著範築先領導國軍,在那裡進行著敵後游擊戰,其活動範圍達30多個縣,其總兵力多達6萬餘人。
是一股極其強大的抗日勢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