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刺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津湖戰役的細緻過程,長津湖之亮劍就變強,一把刺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攻,但被81師242團阻擊,美軍未能突破被迫退回,隨行韓軍潰散,美7師副師長豪斯准將搭乘一輛坦克以協調援軍為由獨自逃回下碣隅裡。
晚,80師猛攻內洞峙和新興裡,次日拂曉內洞峙美軍撤至新興裡。撤退過程中美7師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受傷並被俘,4天后傷重不治。31團級戰鬥隊由32團一營營長費斯接任。
下碣隅裡方向,58師發起進攻,集中全師火炮,18門82迫、54門60迫,備彈90發和120發開火。天可憐見這跟美軍一個團的火力相比都是天差地別,美一個團裝備5輛坦克、12門107迫、24門75無後坐力炮、30門81迫及89毫米火箭筒若干,備彈無數,作戰時還配屬一個炮營18門105榴彈炮。這一晚下碣隅里美軍就發射了8000多發炮彈。
當晚172團佔領東山及附近高地。173團一度突破機場防線,但終究因火力太弱無法擴大缺口,持續進攻中部隊傷亡過大,至第二日拂曉退出戰鬥。
還是當晚20軍89師主力在社倉裡同美3師7團交火。
11月29日:
白天,下碣隅里美軍猛攻東山1701高地,就犧牲在旁邊的小高嶺高地。
晚,美軍以火炮和夜間戰鬥機覆蓋轟炸東山陣地,至58師無法集結進攻。
古土裡方向,由英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1突擊隊,及美陸1師兩個步兵連,兩個坦克排和其他火力單位組成特遣隊北上支援下碣隅裡。被60師178團、179團圍追堵截,最終300多人、17輛坦克突入下碣隅裡,300多人傷亡,剩餘7人於30日上午8時向179團投降。
11月30日:
白天,下碣隅里美軍繼續猛攻東山1701高地。
晚,58師組織剩餘力量從東山陣地進攻下碣隅裡,終因攻擊點少,缺乏後繼兵力沒能突破。此後東山高地58師與敵一直反覆爭奪至12月5日晚,58師的血都在這裡流乾了。
同日晚,27軍集中80師8、9、240團,81師241團4個團以及全軍所有火炮圍攻新興裡。
12月1日:
柳潭裡美軍全面突圍,向死鷹嶺進攻。27軍79師佔領北段公路西側高地,94師佔領北段公路東側高地,但79師已經疲憊,94師在冰雪中凍了幾天已經減員數千人,反被美后衛部隊阻擊,沒能如期趕到預設陣地,79師獨力難支無力阻擋美軍撤退。
下午,27軍攻入新興裡,繳獲“北極熊團”團旗。美7師決定突圍但指揮混亂,下午4時後蒲的美軍就撤回到下碣隅裡,導致突圍美軍無人接應。費斯中校在指揮突圍時被擊斃,美軍潰散越過冰面逃亡。至12月2日凌晨4點戰鬥結束,此役實際殲敵2000餘人,1050人逃回下碣隅裡,其中只有385人是全須全尾。而81師242團5連全部凍死在阻擊陣地上,此為第一個“冰雕連”。
美7師31團級戰鬥隊被殲,1是實力浮誇,雖然有“北極熊團”稱號,但實際戰力就是普通美陸軍水平,不能與美陸戰1師相比。這也是九兵團調整作戰後決定先拿他開刀的原因。2是防禦鬆垮,兵分三處駐防,一開戰就被分割。後來雖有兩處合兵一處,但沒有組成環形防禦圈,防線成帶狀分佈,繼而被27軍突破。3是指揮錯亂,確定突圍後,後蒲部隊接到命令提前撤退導致突圍至此的部隊沒有接應。4是戰鬥意志薄弱,最高指揮官遠遁戰場之外,兩任戰場指揮官陣亡後第三任指揮官放棄指揮,一千多人逃跑,剩餘部隊各自為戰。
九兵團這邊呢,戰場偵察不力、情報不準,導致戰役一開始在事實上就未能達成集中兵力殲滅敵人的原則。79師一個師主攻美陸1師主力,打、打不下來,圍,未能圍住。58師一個師延誤一天後圍攻美陸1師指揮、後勤基地,同樣打不下來也圍不住。
在當時受飢寒交迫的影響,九兵團是第一晚戰力最強,第二晚次之,再以後戰力就下了一個層次了,無論是接戰部隊、潛伏部隊還是預備部隊,實際戰力都已大為減損。
對美軍機械化空地一體作戰的能力沒有認知,進攻作戰傷亡巨大,而佔據公路兩側高地阻斷敵人的策略實際上沒能達到預期效果。
至此九兵團各部戰鬥減員、凍死凍傷減員極其嚴重,糧食彈藥也幾乎耗盡,實際上已無力遂行進攻作戰任務。
12月2日:
27軍79師在柳潭裡至下碣隅裡公路北段、20軍59師在柳潭裡至下碣隅裡公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