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刺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津湖戰役的細緻過程,長津湖之亮劍就變強,一把刺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有16人能夠自行行動。
同日,26軍趕到古土裡,但不能阻止美軍撤退。
12月10日:
美陸1師全部透過水門橋,越過黃草嶺向真興裡撤退。20軍58師、60師戰鬥人員只剩一百多人,仍然頑強追擊。
12月11日:
凌晨1時,20軍幾十個人追上美陸1師後衛部隊,美軍已成驚弓之鳥,坦克兵放棄坦克和步兵一起放肆逃跑,被志願軍繳獲7輛坦克。
同日美陸1師全部進入真興裡,此一路美軍損失300餘人。
此後的戰況就是美軍在公路上由飛機坦克掩護撤退,志願軍沿著公路兩側的山地追擊,再無大的戰鬥。
12月12日:
美第10軍10餘萬人開始從興南港上船。
12月15日:
美陸1師開始從興南港上船。
美軍艦載飛機、艦炮組成密集火力網,阻止追擊而至的27軍、26軍進攻企圖。
12月24日:美軍將剩餘物資、裝置爆破銷燬,永遠的離開了北朝鮮。
總體說完,再來看看比較突出的柳潭裡戰役,位於長津湖以西10公里的柳潭裡是長津湖戰役的序幕,1950年11月27日,一場慘烈的戰鬥在柳潭裡拉開了序幕,守衛柳潭裡的是美軍從瓜島一直打到沖繩島的美國陸戰1師,進攻的一方是解放軍華野頭等主力師27軍第79師,其下屬5團還是赫赫有名的“濟南第一團”。
1950年11月9日,志願軍第27軍乘火車從安東市到達臨江,一路停靠站點發放棉衣、棉帽及部分的棉大衣和棉皮鞋,由於時間緊迫彈藥、醫療藥品、戰鬥器材、糧食都沒有補足,尤其是三分之一的人員沒有棉大衣,皮帽子、棉鞋,第27軍的79師入朝後在零下27度的積雪中徒步行進了七天,途中人煙稀少,山高路滑,還受到了五次空襲,傷亡15人,為了防空,戰士們全部翻穿白色棉衣在夜間行軍,由於運輸線延長,第27軍很快斷糧,只能靠土豆、黃豆支撐,11月17日才到達梨水坪地區集結,根據第九兵團的命令,第27軍第80師、第81師攻擊新興裡,擅長穿插的59師遷回到柳潭裡以南、切斷美軍退路,擅長攻堅的第79師同時展開3個團從北向南攻擊柳潭裡。
第79師師長蕭鏡海命令第5團先奪取134812821241高地,第7團佔領小德東山及西南山,第6團佔領1167高地,然後過江攻佔1200、1100高地,以分割柳潭裡與新興裡的聯絡。第6團將3營佈置在左側公路,在搶佔11671高地後由梅香裡渡江,若不能渡江則沿北岸公路配合第1營攻擊,1營佈置在校洞裡以南,等待第5團佔領1240高地後再發起攻擊,2營以6連一個加強排佔領12646高地擔任側翼警戒,營主力擔任團的預備隊,第6團由三個步兵營,1個重迫擊炮連,一個人力運輸連,一個擔架連和-一個獸力運輸排組成。共有100毫米重迫擊炮4門,重機槍18挺,82迫擊炮9門,60毫米迫擊炮27門。
全團應編3434人,但當時作戰迫在眉睫,實際只有2810人,其中團部108人,後勤處80人,特務連55人,偵察連166人,擔架連183人,輪訓隊100人,迫擊炮連62人,炮連111人,衛生隊42人,一營營部46人,機炮連144人,1連161人,2連158人,3連139人,二營營部47人,機炮連150人,4連156人,5連148人,6連143人,三營營部49人,機炮連144人,7連137人,8連160人,9連121人,每個步兵班輕機槍1挺,衝鋒槍2支,一人徒手,其他人均持一支步槍,每個戰鬥人員還有4枚手榴彈,配有一個基數衝鋒槍、步槍彈藥,05個基數輕機槍彈藥,25個基數重機槍彈,還有1250噸彈藥留在了臨江,因為整個27軍只有20輛2噸卡車,全軍日需85噸糧食,運送一次需要往返5天,連運糧食都不夠,更別說彈藥。
陸戰1師師長奧利弗史密斯少將認為長津湖根本不適合機械化的美軍作戰,但在麥克阿瑟催逼下,11月24日,他的陸戰1師先頭部隊還是進入了柳潭裡。11月24日,蘭德福·羅克伍德中校率領的美國陸戰1師第7團第2營首先進入柳潭裡,隨後團長霍默●利茲伯格上校帶領陸戰7團第1、3營也先後到達,11月25-27日,陸戰第5團第2、1、3營也到達柳潭裡,27日早晨8時25分,陸戰7團3營在威爾蒙·哈里斯中校中校指揮下向武坪裡前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