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山裡的布料店,種田之空間打工記,蒲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過早飯,邱母讓邱晚帶著陶蓉蓉在村裡以及附近的一些地方走走,中午早點回來吃飯。
這個村子叫山下村,很普通的名字,就建在山腳下,村民們依照山勢建了房子,又開墾出大片大片的土地,在此地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雖說是冬季,但這裡依然翠綠一片,看著就叫人心情非常好。
邱晚帶著陶蓉蓉從村頭走到村尾,去看了他們村的祠堂、戲臺,以及歷史悠久的古宅、有著神奇傳說的水井等等。
走了一圈,陶蓉蓉說道:“帶我去看看你們村的紡織機吧。”
“那去我二奶奶家吧,他們的機器比較全。”邱晚說著在前面帶路,邱二爺家的屋子靠近溪邊的一個水潭。
“二奶奶,四嬸,我們來看您啦。”邱晚笑著打招呼道。
陶蓉蓉在一旁也跟著問好,眼前的兩人她認識,昨晚吃飯的時候都有去。
“過來玩呀,快坐,她四嬸泡茶去。”邱二奶奶笑眯眯地說道。
“四嬸,您別忙,我和蓉蓉過來看您紡織,順道聽您講故事。”邱晚阻止,但四嬸還是進屋去給她們泡了兩碗茶來。
陶蓉蓉的注意力都在紡織機上,確實跟自己前世用的不同,更復雜一些。
“二奶奶,這紡織機跟外頭的好像不像呀。”陶蓉蓉好奇地問道,“這裡頭是不是還有樁故事?”
“小姑娘,你可真聰明,還真是如此。我們邱家是幾百年前躲避戰火進來這裡的,這技術呀,也是外頭帶進來的。”
邱二奶奶似乎來了興趣,她拿起地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道:“邱家的祖先哪,當年可是皇宮織造局的,無論是紡織還是染色那都是數一數二的。
可惜後來遭小人陷害,又恰逢改朝換代,祖先帶著邱家族人躲入這深山老林,教會當地人種植、紡織染色,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少與外界聯絡,只是這外頭變化也太快了些。”
“確實是,倒回去二三十年,那會誰穿的不是自己織自己染自己做的衣服,現在外頭,店裡都有做好的,誰願意費這個功夫啊。”四嬸在一旁說道。
“那現在村裡還在紡織的人家是不是很少了?”陶蓉蓉覺得傳統手工有傳統手工的魅力,不是說現代的東西非要把過去的給取代了。
兩者並存並不矛盾,也沒必要去貶低哪一方,端看消費者的選擇了。
“不多了,有的人只有辦喜事的時候,根據習俗織幾匹布染色,大多數人家都選擇出去打工了。”邱二奶奶搖搖頭,反正她一個老太婆,平時做一些,有些人家辦喜事不願意自己做,就會買成品。
“二奶奶,我能看嗎?”陶蓉蓉指著織出來的那段布。
“這又不是啥稀罕東西,你看吧。”邱二奶奶往一旁讓了讓,讓陶蓉蓉坐到她旁邊。
“這是仿造蠶絲羅的織法嗎?”陶蓉蓉看這花紋問道,而且麻線處理得非常的好,比不上蠶絲的光澤,但也有屬於自己的特質。
“蓉蓉看出來了呀。”邱二奶奶很高興,“不同的材質不同的織法,這個麻線處理起來麻煩,這個布料一般做了自家穿,尤其是夏天最適合了。”
“二奶奶,這機器是不是還有一半?”陶蓉蓉上上下下研究了一下,小玉米彈出來的虛擬螢幕上顯示著這個紡織機另有玄機。
“是的,不過這需要雙人配合,主要是幅寬加倍,以前只有大戶人家才能用得上,費工夫。”邱二奶奶顯得很高興。
“您現在織的布一米賣多少呢?”
“這款一般不賣,只送人,你喜歡二奶奶我送你幾米。”邱二奶奶以為陶蓉蓉喜歡,張口就說要送她。
“二奶奶,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您就沒想把這個拿出去賣錢嗎?”陶蓉蓉擺手解釋道。
“賣不上價,現在的人呀,不識貨。”邱二奶奶搖搖頭。
陶蓉蓉想想她和邱晚回來的短暫停留的小鄉鎮,這地方的消費能力一眼就能看出來,確實賣不上價。
“附近也有很多村子會紡織嗎?”
“附近村子少,嫁出去的一些姑娘會做,但少,現在願意學的更少了。”四嬸搖搖頭說道,她當初會嫁進邱家,可不是看中了這門技藝,學會了以後有新衣服穿。
陶蓉蓉掏出小玉米,點開某寶,找到那些賣手工布料的,“二奶奶,四嬸,您們瞅瞅這上面的這些布,比不比得上你們做的?”
“哎,這是另一個鄉那什麼族做的布嘛,天,賣這麼貴呀?”四嬸眼睛尖,認得一些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