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背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8章 人蟒奪珠,烏江戰紀,大背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個巴人精英正在靜等時辰到來,突然聽到異響和感到有異風襲來,隨後是浪花四起!
舟師主將荼天尺睜眼大叫:“有偷襲!”
五個巴人立即起身拔劍,才是幾條大蟒躍入了池中。
瞫夢龍大驚,吼叫道:“快吞珠!”話猶未落水,荼天尺、樊雲彤、瞫夢龍三人彎腰從水中搶出寶珠,一口吞下,只覺一股真氣直灌丹田。
樊小虎、牟興剛要伸手搶珠,各有一條蟒早衝到眼角前,只得揮劍抵擋。
趁他幾個在水面搏鬥,那時快,說時遲,最先跳入池中的竹子溪蟒、大溪河蟒已潛入水中,分別將青黑二色寶珠吞入腹中,鑽出水面來助戰。
二吞珠蟒迅速變為人形,只聽荼天尺大叫道:“兄弟們,殺了這幾條巨蟒!”
五人抖擻精神,大戰均已變化成人形的九蟒——他(它)們之前預演過數次,得出的結論是與手掛短劍的巴人較量,有手有腳更有勝算;可是,有得必有失,這也限制了他(它)的蟒力,尤其是碰到頂尖高手的時候。
這一場人蟒大戰,天昏地暗,獸逃禽避,樹靜花收,好生慘烈。
戰了上百回合,已有五條巨蟒受了重傷,二王盤瓠湖蟒見勢不妙,大叫:“兄弟們,快撤,大仇來日再報!”
尚未受傷的幾條巨蟒虛恍幾招,護五條傷蟒一起,又變回蛇形,順水池口外的百丈瀑布而下。
五個巴人追趕不及,眾蟒順流水已下了懸崖。
五人齊到懸崖邊,眼看吞到喉嚨管的兩顆寶珠遠去。
樊小虎失望道:“可惜跑了!”
瞫夢龍眼看功成,卻突然變故,大出意外,暗暗嘆息:“或是天意如此,豈是人力所為。”明知這話不能出口,便道:“兩位兄弟不必在意。五珠與五劍同源。我料這幾條蟒也會到盤瓠湖去。昨日聽果乾風說盤瓠湖出了的妖怪,或許正是這幾條蟒一夥。待平妖之時,殺了這幾條蟒,取回寶珠。”
樊雲彤道:“蟒妖來搶珠,同樣是為取寶劍,我等當急去取劍,不能讓蟒先取了。”
見樊小虎、牟興怏怏不樂,荼天尺也安慰道:“兩位兄弟請放心,我五人本就要去盤瓢洞中取劍,到時誓搗蟒窩,一起兩鍋灶,取回寶珠!”
正是:靜海隨時起風波,好事從來總多磨。
五人離了老龍洞,向盤口進發。到達丹涪水龍奚渡口,盤瓠湖舟師戰舟早來接人,上舟向下遊開去。
至今,在人蟒奪珠的老龍洞附近,今重慶武隆縣土坎鎮境內,仍有“五龍村”的地名。
先說眾巨蟒落荒而逃。
三大王林宗河蟒、五大王鯢河蟒、六大王馬溪蟒、八大王砠梁河蟒、九大王清水溪蟒等五蟒受了重傷,逃至丹涪水邊的貓鼻樑,失血過多,再不能動彈,死於江邊。
相傳,巫咸天師聞知此事,嘆道:“皆因我當初一念之差,致有此事。五蟒修為多年,也算是我的徒孫。若不是為爭五顆珠兒,幾百年之後,五蟒便能成了正道。”心中甚憐之,點化五蟒身軀各為一條龍身,化為山巒。
至今,烏江岸邊的貓鼻巖處,有一處懸崖,形似五條龍重疊,有人考證疑是巫咸天師點化五蟒肉身之處。
雖然如此,畢竟有神仙點化,世人不知其中故事,於是誤以為是五龍真身。
又傳,巫咸天師又將五蟒王之魂分別置於龍洞、老龍洞、青龍洞、龍洞灣、貓鼻樑(均為當地現在的地名)各一條,讓它們在五處修煉補過。
後來,五蟒也修成了真龍,並現於後世。傳說:大約在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涪陵縣分置武龍縣(明洪武十三年,因與當時廣西的武龍縣同名,遂改為“武隆”並沿用至今),治所在今土坎鎮,這五龍現過身。傳說,有人看到過這五條龍下烏江裡喝水,還懲罰起貪贓枉法的縣官,多任縣官在任所站不住腳,沒過幾年都離了位。
再後來,一位聰明的縣官便把縣衙門從土坎鎮搬到上游二十餘里的今武隆縣城巷口鎮。
大約是五條蟒修煉成龍,改邪歸正了吧。
後話少說,書歸正傳。
倖存的二大王盤瓠河蟒、四大王大溪河蟒、七大王遠途河蟒、十大王竹子溪蟒四條蟒王,倉惶逃回盤瓢洞,哭報死了五個兄弟。
天王鹽大驚大慟,淚流滿面,道:“五個巴人,殺我五個好兄弟,搶了我三顆寶珠,又要來盤瓢洞搶五支寶劍,此仇不報,何以立於天地之間!誓殺五人,搶回寶珠,為兄弟們報仇!”
天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