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雙喜臨門(完整版),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爹,就給了我一副這樣的高帽子麼?
接下來的事,急轉直下,還沒從捱罵之後的惶恐中甦醒過來,雙喜就接到了北京的電報,大意是家中劇變,父親要下放,未來是否有機會再見還未可知,希望雙喜無論如何趕在某日之前回京見最後一面。
雙喜慌了,向單位請假,那時候他們這批支邊青年留在了自己一磚一瓦建起來的鍋爐廠裡,雖然不是正式的國家幹部或者工人,但他們好歹也是大集體職工,按照規定四年有一次回老家探親的資格,現在還不到一年,想回去?那是怎麼也說不通的!
她倒在冒盛的懷裡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最後冒盛終於鼓起勇氣問她:要不咱們請婚假吧?
對於這個求婚的過程,雙喜日後是很不甘心的,不過就眼前而言,這似乎是唯一的辦法。
兩個人幾乎都沒什麼家當,也不知道該怎樣操辦婚禮,鑑於當時時間緊迫,兩人立刻打了報告,冒盛是國家幹部,又是知識分子,在他的催促下,結婚報告和婚假很快就批了下來。知青們都在議論,剛成為狗崽子的雙喜能嫁個這樣的男人?美女就是美女啊,在什麼時代裡都是可以於絕境中製造奇蹟的。
與父親的見面很是匆忙,老實說,父親是根本沒想到這個大女兒就這麼帶著女婿來了,家裡亂成一團,被造反派搜了幾遍,家裡有什麼沒什麼都成了糊塗賬,而且夫妻倆下放到不同的地方,千頭萬緒的也就沒收拾亂成一團的家。但是女婿來了,總要有點什麼表示,印榮翻騰了半天,把家裡最好的兩個真皮皮箱送給了雙喜——這算是一份相當體面的陪嫁,在當時乃至其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這都是雙喜夫婦最值錢的家當。
印榮對這個女婿比對女兒滿意,不但文質彬彬,還有著很好的脾氣,印榮相信憑他的脾氣,是能跟女兒好好過一輩子的。
而在雙喜看來,這個男人也還是讓她很有面子的,當父親把家裡最值錢的東西翻出來交到冒盛手裡的時候,後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現在,她嫁了個優秀的男人,而且是在這個女人如此落魄的時候,總算讓雙喜出了口惡氣。這一刻,在新疆吃的苦受的罪甚至受的批鬥都值得了。
父親大部分時間都很沉默,獨自打理自己的行囊,雙喜感覺得到父親還有話要說,就主動幫些小忙,始終在父親眼前晃來晃去。父親終於忍不住了:雙喜,還是該去看看你娘,她一定很為你高興。
這是跟父親十六年來第一次聽到他提起娘,過去,父親高高在上不屑於提起娘,而現在顯然是出於愧疚。父親說:“你的假期不長,我這也沒有什麼你能幫忙的,去你娘那多住幾天吧。”
帶著兩個大皮箱,雙喜夫妻踏上了回鄉的路,這是一條16年未走的路,除了偶爾寫封信,雙喜再沒見過娘。雙喜摩挲著箱子表面溫潤的牛皮,抬眼看著丈夫,是的,娘一定會很高興的,雙喜的心頭泛著喜悅的浪花,一波又一波。
轉了一趟又一趟的車,男人被這兩個大皮箱弄得狼狽不堪。雙喜笑著幫他把行李扔上驢車,這是最後的幾里路了,雙喜激動的心要從嗓子眼裡跳出來似的。
冒盛好容易找了個舒服的姿勢,準備略微靠靠,驢車上人太多,這兩個箱子頗為扎眼。 遙遠遙遠的坡上一個小黑點越來越近,能看清是一個瘦小的身影支楞在一條大棉褲上,扎著的褲腳,顯的一雙小腳像沒了似的。 驢車依舊晃悠著,漸漸從“大棉褲”身邊走過,一個很老很老、滿臉老樹皮般褶皺的老太太一雙眼死盯著雙喜,雙喜靠在男人身上,驢車的搖晃像母親粗糙的搖籃,她夢見了母親在灶臺旁做飯,她甚至聞得見那股清香。
驢車進了村,走親戚、回鄉的人都下了車,村裡還是老樣子,但隔著16年的歲月,雙喜一時也分不清個東南西北。
她想找個老鄉問問,但當她看到一路跟著驢車走在她身後的大棉褲女人時,驚呆了,大腦裡一片空白,所有的一切都和她想的不一樣,如果讓雙喜說在這個世上還有那個女人比她還好看的話,那麼雙喜一定會豪不猶豫的說:娘!
而眼前的老婦,彎腰駝背,一臉枯褶,看上去比父親的年齡能大出20年來,而自己也只有十幾年沒有見她呀!
後來佩佩也跟媽媽回去看過自己這個在鄉下的姥姥,那時候佩佩還在上學,還叫冒小靜。姥姥每次都一樣,樂得顛著小腳忙個不停。雙喜躺在床上一邊吃土產,一邊不停的叫:娘你歇會!
這樣的場景總是縈繞在小靜的眼前。而姥姥總是說不累,媽媽把藏起來的水果偷偷拿出來給姥姥吃,姥姥就會吃的特別香甜,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