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居士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無形裝逼最為致命,異界直播間,七尺居士0,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開的戲法怎麼變的?
很簡單!無非機關、暗道、快速轉移、動作配合罷了。
區別只是,上次的準備工作眾網友是看在眼裡的,甚至節目單都是他們幫忙編排的,這次梁開關直播了,準備工作全程保密,於是乎……眾網友就和臺下觀眾一樣茫然了。
聘請的魔術大師意識到了這點,規劃節目就不留餘力了。
說實話,苦心孤詣構思一個魔術,眨眼間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公開玄機,哪怕直播的影響力無與倫比,也架不住消耗大啊!
所以上一輪用的無非是些大路貨的魔術,異界的觀眾看著新鮮,網友分分鐘都能找出破解影片。
這輪就不一樣了,結合舞臺、異界製作道具的能力以及梁開的極限,魔術師拿出了壓箱底的實力。甚至有一些是地球上無法複製的。
為什麼?
因為魔法。
純靠技巧就能仿造魔法,現在梁開掌握了力場之手,加上魔法卷軸能夠實現的效果……
想像一下,不會魔法能裝成會魔法,低階魔法裝成高階魔法就更不是什麼問題了。
不過,既然標榜魔術不是魔法,掌握了技巧所有人都能夠做到,他們當然不會堂而皇之的違反。
只是,整個魔法不用,拆出一兩條要素藉用一下是有的,魔法的要素其實就是這世界的執行原理;
本人不使用魔法,道具附帶一些魔法的力量,同樣是有的,魔術還有不玩道具的嗎?
甚至有一些,乾脆就是對道具原理、魔法要素的剖析分解。不像是魔術,更接近科學實驗。
這也的確無關魔術,而涉及到梁開的定位。
熟悉科學史或歐洲近代史的朋友應該知道,曾經有段時間,科學和魔術很相似,科學家設計實驗,在類似的舞臺上表演,宣傳科學,激發大眾的興趣,順便……賺點門票錢。
這種模式到今天銷聲匿跡了,科學家變成了死宅男,可以關在實驗室一輩子不出門,再也不講究口才、儀態、社交……
不過,每年聖誕節英國皇家科學院例行會有科學講座,算是這種傳統的延續。
事實上,這個由邁克爾法拉第在1825年發起的講座,本身就是傳統的一部分。邁克爾法拉第本人,也正是因為化學家漢弗萊戴維在皇家科學院的一次激情四射的演講,走上了科學的道路。
之前的表演,梁開夾帶過不少私貨,關於心理學的、物理學的、邏輯學……以後也會有,而且會越來越多,甚至成為主流。
魔術師終究只是個表演者,科學家才是梁開的追求。確切的說,是專案組的追求。
要探索異界,光他一個人的力量可不夠。
以後要建立各學科實驗室,指望他一個人不是開玩笑嗎?
可除了他,跨越宇宙的穿越迄今無法定位,開啟黑洞也需要海量的消耗,送更多的人過去根本做不到。
只能靠他自己了。
建立魔術協會擴大影響,籌集資金;強行普及科學,帶動這世界在這方面的研究,順便的看能不能吸引一些科研狗,等以後再實驗室裡打下手。
扯遠了,回正題。
精心策劃的閃亮登場,開啟了這一夜的狂歡!
不單驚豔了山城居民,連直播間網友都被吸引了……
要知道,他們看的可是主視角,不是觀眾視角。觀眾看不明白正常,他們都看不明白,簡直丟人。
一時間竟不敢分神,屏息靜氣仔細欣賞,時不時的還會倒帶重播,驚呼不斷,【哎呦,這是怎麼回事?】【這,這,這也太神奇了吧……】諸如此類。
梁開不過是按照節目單表演——
一個大型魔術,間雜著三四個過度的小魔術,因為要準備道具重置舞臺。
過度小魔術舞臺比較小,不過也各色內容穿插,一會兒是科學向的,需要與觀眾近距離互動;一會兒是牌術的、硬幣的、手法的,同樣離遠了不好看。
背景樂是藍羽鈴的人聲伴奏,鳥聲搬走;照顧不到的地方則是叢林噓的的馴獸表演。
這時候,技巧就體現出效果了,幾副魔法牌被梁開玩的眼花繚亂,在指尖翻轉,如繩如練,如蛇如串,時而穿花蝴蝶,時而瀑布湍流,時而天女散花。各種猜牌,變牌,藏牌,挪牌的技巧,更是讓場下觀眾驚呼連連。
觀眾們看的眼花繚亂驚歎不已,魔法卷軸店老闆更是眉花眼笑樂不可支。
這傢伙高興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