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君子藏鋒[綜],墨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九十四章。休對故人思故國。

不破不立。

葉孤城用數十年的光陰備下的,是一個嶄新的朝堂。那是一個團結的、由四方有志之士組成的隊伍。他們曾經以白雲城的商隊或者管事的名義潛入安慶各處,沒有人比他們更見過百姓的辛苦,也沒有人比他們更知道這個國家需要什麼。

葉孤城從重生之日起便為此準備著,他彷彿一直雲端高坐,實際上卻是一直在看著,細細揣度著這些人的性格,考察著這些人的品行。同時,也在不覺之間磨練著他們的能力——不得不承認,管理葉家的一個商隊,其實並不比管理一個郡縣要輕鬆多少。

以至於今日,只要朝堂上給這些人留出空位,朝中的一切職能他們頃刻便能接手,換掉整個朝堂也並不會引起什麼動盪。

老皇帝的軟弱,小皇帝的急於內鬥,使得如今安慶的朝堂成了一團亂麻。這樣的朝堂,無論誰執掌都是無力迴天,所以葉孤城從一開始就沒有準備再用這些人。

不可否認如今安慶的朝中尚有直臣,可是不能剷除亂黨,只能一味清白自身的直臣,並不是葉孤城所需要的。與其日後讓他們為安慶“守節”,鬧出什麼當朝撞柱的蠢事,還不若全都遣返回各自家鄉,讓他們回去教化鄉里。

至若其餘的奸佞之臣更不必提,葉孤城甚至都沒有打算讓這些人活在自己執掌的土地上。青衣樓也並非是擺來好看的,任憑他們再怎麼在朝中權勢滔天,對付這些奸臣佞幸,有的時候,一刀一劍足矣。

這的確是葉孤城的行事作風了,乾乾淨淨,徹徹底底。而除了葉孤城,還從沒有哪個上位者敢這樣乾脆的將盤根錯節的朝堂連根拔起。就是在安慶皇帝開國之初,也是沿用了前朝的朝堂,只換了自己的幾位心腹的。

葉孤城卻敢,因為他不僅自身足夠強大,而且培養的班底根基更穩。在這一點上,葉且歌是贊同兄長的,特別是在她見識到了這個皇宮的漏洞百出之後。

紫禁之巔的一戰,她直接劍指皇帝。而那與西門吹雪在太和殿上對持的,其實是唐天縱。唐門的易容手段不俗,太和殿本就高遠,若要混淆視聽其實並不難。若論說行事穩重,葉且歌本是屬意唐天儀的,可惜論起身量,便只有唐天縱這個只有十六歲的小少爺和葉且歌最相近,用上縮骨的功夫,也能像了七分。

只是唐門的手法,在司空摘星這樣的行家面前有如兒戲,花滿樓也能從足音的輕重上覺出一絲不對勁。雖然人聲喧嚷,可是花滿樓還是聽出來了,站在太和殿上的那人揹著的長劍至多十斤,絕不是葉且歌慣用的重劍。

這一點,倒也怪不了唐天儀。他給自家弟弟的易容手法已經算是不錯了,唯有在葉且歌的重劍之上,有一個不可彌補的破綻。那便是他們家小姑姑的重劍足有八十斤,雖然並不難得,如今藏劍山莊內也有許多把,然而唐天縱的輕功沒有到家,眾目睽睽之下他又不好用唐門的鉤爪,讓他揹著八十斤的重劍躍上盛京最高的太和殿,那是根本就辦不到的事情。

無奈之下,唐天儀只能取了劍鞘給唐天縱,而裡面的重劍,實際上只是木頭而已。這“重劍”本已經仿得極像,卻不曾想還是被花滿樓聽了出來。

只是卻也無妨。司空摘星被葉且歌嚇住了,事關葉且歌,他根本不敢亂講。而花滿樓心思細密,情態未明的情況下,他是不會開口多言的。

更何況,西門吹雪和“葉且歌”與其說是為了吸引宮中侍衛的注意,不若說是給金九齡和魏子云將人都調派到遠離皇帝寢宮的太和殿前的藉口而已。

沒錯,如今保衛皇宮的魏子云與殷羨等人,其實根本就是白雲城的暗樁。對於前世自己的殞身之地,葉孤城不可能半點也不上心。不僅僅上心,甚至可以說,葉孤城是按照一日三餐的頻率往這裡安排人手。一連數十載光陰,不說整個皇宮都被葉孤城控制,卻也相去不遠了。

而太平王的舊部……皇帝敢將守衛皇宮的重任交給他們,葉且歌其實還是挺佩服的。這剛剛發配了人家的王爺,“弄死”了人家的世子,居然還敢這樣直接將太平王原來的舊部提上來執掌軍隊,難道皇帝是覺得一個外人會比自己的叔叔要忠心耿耿麼?

事實證明,那原本的副部是挺忠心的——忠心於太平王一家。當葉且歌將宮九給她的一個印章拿去給那副部看的時候,四十歲的漢子,哭起來就像個孩子。他嚎啕了幾聲,葉且歌只能聽清“王爺”、“世子”等等零碎的嗚咽,而後他平靜了下來,問葉且歌該如何去做。

只是,這個頭髮花白的將軍,眼中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