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詩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突破性進展,科技島主,量子詩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生物領域三大權威期刊之一,《cell》為了保證其科學影響因子的高水準,對投稿論文的觀點和質量要求近乎苛刻。
又到了一季期刊定稿刊印的時候了,主編埃米莉.馬庫斯正在對最新一刊的稿樣進行最後的稽核。
就在這時,桌上的電話驟然響起。
負責新稿件篩選的責編興匆匆地道:“主編,我這有一篇新論文,聲稱發現了一種能夠吞噬埃博拉變種病毒的新型嗜熱菌……”
話未說完,埃米莉蹭地站起來,肥胖的身體給整張桌子帶來不小的震動。
“作者是誰,出自哪個實驗室?”
“第一作者吳濤,撰稿人是第二作者加文,均來自未來生物實驗室,聯絡地址在夏威夷。”
“吳~濤?”埃米莉猶疑著道:“是智慧之父吳濤?”
“沒錯,主編,就是他!我查過資料了,未來生物實驗室雖然不太出名,但背後的支持者正是吳濤。聽說從岩漿熔岩中提取古生物菌進行研究的idea也是出自於吳濤,這篇論文應該是他們的第一個成果,對時下攻克埃博拉變種病毒的醫學研究,應該很有幫助。”
“我知道。”埃米莉思忖道:“把稿件遞交給我,我來加急稽核。”
“ok,主編。”
半個小時後,埃米莉將十來頁的稿件初步瀏覽了一遍。在她看來,這篇稿件,緊扣時下熱門研究,對發現過程和方法描述極為詳盡,更為亮眼的是,資料翔實,令人信服。
即便沒有經過領域專家交叉稽核和認可,埃米莉也覺得論文內容嚴謹可信。
短暫的思忖之後,埃米莉拿起桌上電話撥通了內容編輯道:“把這次期刊的封面重磅論文位置留出來,我這裡有一篇重要論文安排。”
“可是主編,這期的封面重磅是諾獎得主費曼博士,關於從極端嗜熱菌中篩選剋制埃博拉變種病毒的可行性研究論文。”
“哦?”埃米莉毫不遲疑地道:“那篇論文我看了,只是探討了一些可能性,指引了方向,學術性明顯不足。所以,換掉吧!”
“可是明天就要交付刊印,後天就要出稿了。時間上來得及嗎?”
埃米莉聳聳肩道:“只有拜託大家加加班了,因為這篇論文極為重要,對研究埃博拉變種病毒的特效藥具有重大幫助。”
“是,主編。”
兩天後的清晨,哈佛大學生物實驗室。
一雙眼睛深陷進去的費曼博士,疲憊地走出無塵實驗室,來到外圍辦公區域,接起了手機。
“泰勒先生,你找我?”
“是的,費曼博士。你們的研究進展如何了?”
費曼博士不得不解釋道:“泰勒先生,你知道分離、篩選和識別微生物菌群是十分耗費時間的工作。實驗室上百名成員已經連續工作多日了,幸運的是,目前我們已經排除了一半的嗜熱菌種類。”
聽到這個沒什麼實質內容和成果的訊息,電話那頭的泰勒並不滿意地道:“費曼博士,過程我不關心,我只關心結果。現在外面的疫情發展愈發嚴峻,埃博拉變種病毒傳播途徑很多,蔓延之勢根本勢不可擋。”
“……這種情況,正是你們絕佳的機會。只要你們能夠率先出成果,就可以提前為這次的科研競賽劃上一個句號。否則若是讓未來生物實驗室力拔頭籌,那麼你們今後出再多的成果,都無力翻盤!”
“我知道了,泰勒先生,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掛了電話,費曼博士的壓力更大了,多日來的疲憊,讓他忍不住感到突然的眩暈。只可惜泰勒的這通電話,讓他根本無法靜下心來休息。
事實上就算泰勒不給他們施加壓力,他也無法停下來休息。畢竟話已經放出去了,風頭也出過了,到頭來若是被未來生物實驗室搶了先,他在科學界恐怕要顏面無存了。
想到這裡,費曼強吸一口氣,揉揉發僵的臉面,重新回到實驗室中。
時差五個小時的未來生物實驗室內,也是一片燈火通明。
即便已經是午夜時分了,十五個人實驗隊伍,仍然有一半的成員在埋頭工作。
加文身上散發出一陣難聞的臭味,和消毒水的味道混在一起,實在令人難以消受。然而沒有人在意這些,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地盯著培養基中的變化結果。
因為這是最後一批10個菌群樣本的甄別測試了!
如果這批10個菌群樣本中,仍然沒有目標嗜熱菌的伴生菌或共生菌的話,那將意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