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通風報信
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9 通風報信,愛上女處長:一念翻身,包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立志接到方新的這個電話,著實讓他的後背襲來一陣陰風。
方新說得很簡單,幾句話交代完了就結束通話了電話,可劉立志卻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首先,他覺得方新之所以告訴他這個訊息,絕非是單純的給個通知這麼簡單,理論上來說,即便方新帶隊來高松縣,這個通知也到不了自己這個層次,甚至於自己連知道都不會知道,那方新為啥跟自己說這個事,莫非是因為那天徵求自己的意見,現在有了結果,單純的通報給自己一聲?也不對啊,如果是通報,也沒必要說得這麼簡短,而且聽起來還那麼正式,其次,方新直接就說這事是保密的,那麼既然是保密的又為何跟自己說,難道就不怕自己走漏了風聲麼?如果自己跟縣裡的領導說一聲,那這個秘密考察不就毫無意義了麼?
但劉立志的大腦並非不會拐彎,如果說作為普通人,或許對這件事想不那麼深,但是劉立志不同,他在官場這幾年,業務上雖然沒啥長進,但察言觀色的能力卻提高了不少,他分析,神海生物對高松縣前期的考察已經夠深入了,而且都是秘密考察的,並沒有跟官方接觸,而這次跟官方接觸的突擊考察,看上去毫無意義,估計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考察,無非就是跟縣裡的領導接個頭而已,之所以搞成突擊,其實只有一個目的,成全自己告密!
劉立志逐條分析了自己這個猜想的可能性,最後決定鋌而走險,把這件事透露給縣裡。
當然,劉立志決定告密也有他自己的死心,既然方新給了自己這個機會,那就說明她是希望自己能在縣裡立足,換句話說就是能一炮走紅,做出點業績來的,順理成章,為了自己的前途,也只能這麼做。
劉立志現在跟縣裡的領導還說不上話,他決定先把這事告訴戴義和,也算是送給戴義和一個“禮物”。
當戴義和聽完了劉立志的話,激動的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這是什麼概念?這可是天上掉下個大餡餅啊,暫且不說這個傳說中的神海集團能不能落戶到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上來,只要把這事告訴縣長,自己在縣長面前可是立了個大功啊。
但是戴義和跟劉立志不一樣,劉立志按照自己的分析辦事,戴義和卻有些疑心,他覺得還是有必要核實一下,找了個機會,他給自己的妻侄李建打了個電話,結果很讓他失望,李建說他不知道這件事,那就意味著市委書記也不知道這件事。
這麼大的事,市委書記都不知道,他劉立志的訊息就可靠麼?
但又一想,人家說了是突擊考察,市委書記不知道可能也在情理之中,另外,即便這個訊息是假的,那麼縣長也沒啥怪罪的,大不了批評一頓,可如果錯過了這個立功的機會,那可就真的扼腕嘆息了,所以戴義和決定信劉立志一次!
劉立志是上午接到的訊息,當天下午,兩人就來到了縣委書記常志軍的辦公室。
其實來之前戴義和還想直接跟縣長彙報這事的,他是縣長的人,理應讓縣長第一個知道這訊息,但來縣城的路上他又改變了主意,他覺得這事非同小可,而且又存在不確定性因素,還是直接一步到位比較穩妥,如果這件事成了,那麼縣長也不會說啥,畢竟這件事太過於重大,誰也不敢擔這個責任,而如果這件事不成,縣長那邊就更好說了,不確定嘛,不確定的事誰接了誰倒黴。
常志軍見到戴義和跟劉立志二人也算是客氣,先是客套了一番,戴義和便一五一十的把劉立志的話彙報給了常志軍,劉立志在一旁坐著,現在他還沒有資格發言。
常志軍當然知道神海集團,而且更知道神海集團跟市裡接觸的情況,因為之前市裡開全市大會的時候曾經把神海集團當成一個案例來講的,所以神海集團在市開發區投資這件事全市都是知道的,現在倒好,神海集團竟然神出鬼沒的來高松縣考察,這算不上一個晴天霹靂也算是一個五雷轟頂的訊息了,
不過常志軍的定力可要比戴義和強得多了,聽完這個訊息,他竟然面不改色,甚至一絲一毫的激動都沒有表現出來,此時常志軍心裡並非像他表現出來的那麼淡定,他也在想這件事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劉立志招商引資來一個程寶進的事,他是知道的,但今天竟然說神海集團要來松林縣,程寶進這個小企業劉立志可以拉過來,可神海集團是什麼?那可是資產過幾十億的大集團,大企業啊,一個毛頭小子哪來那麼大的威力把神海集團從市開發區給硬生生的拉到高松來,這讓誰說也不可能啊,當然,這只是一層意思,另外一層,戴義和可是車傳勝的人,縣長的人跑到我這裡來獻媚,啥意思?難不成換了東家了?也不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