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部分,英雄志,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術博大精深,一言以敝之,便是名聞遐邇的七十二絕技。除此之外,尚有無數奇功密法流傳於世,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少林五大禁傳絕學,如今在天絕的啟發下,終於一一現世。
少林怒蒼,俱為當世梟雄,如今終於要正面對撞,天下武林人物雖不曾盡來,此刻卻用盡法子,只想早點得知誰勝誰負,看來今日大戰結果分曉,必將轟傳天下。
※※※
卻說怒蒼群豪跟在靈音身後,一路緩緩上山,方才行入山腳,便見眼前好一條階梯綿延上山,一路通天,直似無止無盡。那日光輝映山道,更輝映得巍峨壯闊。眾人才入少林,便得見如此奇觀,無不嘖嘖稱奇。
秦仲海是第一回來到嵩山,見得這山道的氣勢,頷首便道:“常聽楊郎中自誇他少林如何神氣,今日一見,倒也讓人驚歎。想來少林僧眾非但武功了得,連挖路都挺厲害。”
青衣秀士微微一笑,道:“秦將軍誤解了。這山道不是少林僧所為,而是唐太宗李世民替他們建的,至今已有五百餘年曆史。”眾人紛紛驚呼,忙朝腳下階梯看去,只見石階青苔密佈,大有古意,看來真達數百年之久。
青衣秀士又道:“當年李世民逐鹿中原,少林便遣一十三名高手下山相助,號稱十三棍僧。後來李世民登基為帝,便曾臨幸嵩山禮佛,以表對少林的敬意。這山道如此宏偉,正是為封禪而建。從此千年以降,少林與朝廷的淵源日深,每逢皇帝封禪嵩山,總不忘對少林封誥贈賞,少林的廟宇建築自也日漸宏偉。難讓其它佛寺望其項背了。”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也難怪每回天下一亂,天絕僧便要出手干預,原來這幫和尚與朝廷的關係淵遠流長,還可上溯到數百年前,此處倒真讓人意想不到了。
眾人走著走,解滔忽地想起一事,問道:“當年玄武門政變,李世民下手殺害親兄弟,這十三棍僧也曾一同出手麼?”少林僧本聽青衣秀士講說十三棍僧的往事,心下都覺與有榮焉,哪知聽著聽,解滔卻忽爾提起這樁失德舊聞,諸僧聽在耳裡,心中都甚不悅。
常雪恨讀書不多,忍不住驚道:“李世民不是好皇帝麼??他為何要殺死親兄弟?”
陸孤瞻道:“當年諸子相爭皇位,東宮太子李建成便與齊王李元吉聯手,合力挾制李世民,李世民深怕他們先發制人,便在玄武門政變,一舉將兩位兄弟殺死,隨後兵臨皇城,逼迫老父下達‘諸軍並聽秦王處分’之令,這才得以順利登基。”常雪恨搖頭道:“他媽的!連親兄弟也殺,幹這皇帝也沒啥滋味了。我還當這姓李的是好人呢,他奶奶的狗屁不如!”
忽聽秦仲海淡淡地:“常兄弟錯了,正是為了當皇帝,這才要殺人。為保自己的權位,有時連兄弟的性命也不能顧了。”常雪恨聽他口氣平淡,好似此事理所當然,忍不住驚道:“老大,你……你不會想幹皇帝吧?”此言一出,滿場眾人都是為之悚然,非只少林和尚面色驚恐,紛紛偷眼向後,便連青衣秀士、石剛、陸孤瞻、韓毅、李鐵衫等老將都留上了神。
常雪恨問得太冒失,但也不失為一針見血。此番起兵造反,只要能順利擊潰朝廷軍馬,說來與稱帝也不過一步之隔。眾人屏氣凝神,都要聽秦仲海怎麼說。
眾人屏氣凝神,不敢多言,一片寂靜中,秦仲海抬頭遙望山頂殿宇,臉上神情極為沉重。諸人看在言裡,心中自感擔憂,一時無人作聲。
言二孃見秦仲海面色抑鬱,始終一言不發,好似心事極為沉重,她心念一動,便想過去安慰。只是腳步一動,立時醒起丈夫便在身旁,便硬生生忍住了。陶清見了大姐的模樣,忍不住咳了一聲,他怕小呂布察覺異狀,當下隔在兩人中間,以免生出什麼尷尬。
眾人各懷心事,不知高低,又過半晌,聽得秦仲海笑了笑,道:“皇帝,皇帝,頭頂珠簾,手掌天地,家住瓊樓玉宇。天下男人由你割,有鳥變沒鳥,千萬美女一句話,個個上床吻……嘿嘿,這種人……這種人……”常雪恨忙道:“這種人怎麼了?”
秦仲海哈哈大笑,道:“這種人連狗雜碎也不如!便江充都沒那麼壞!卻要老子怎麼幹得?”霎時咳出一口濃痰,便往山道噴去,眼中滿是兇殺之氣。
什麼清君側、什麼滅群小,那都是騙人的幌子而已。保皇反帝?去死吧!管你替天行道,管你殺人放火,全給我滾!
今日戰場上揮別的弟兄,昔日生死相知的愛戀,只要能共聚一堂,那便是快活人生。
※※※
少林僧眾聽了回答,都是鬆了口氣,怒蒼眾將卻各有所思,解滔見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