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1部分,英雄志,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穎超存心作弄,那少年如何不怒?霎時一抬眼,雙目怒翻,兩眼精光暴射而出,蘇穎超雖不認得此人,但看那含胸拔背,腳下凝如山嶽,自是個練家子無疑,他微微一笑,拍了拍少年的肩頭,含笑道:“朋友,你的目光太冷,這會妨礙你的武學進境的。”那少年聞得此言,兩眼更是神光暴漲,那不悅之色,竟是毫不隱藏。蘇穎超微微一笑,大敵當前,自無暇理會這些無聊事情,當下提劍上臺。竟把那少年僵在當場。
那少年嘴角下彎緊泯,黝黑的臉上閃過一陣火色,身上紅帶原本軟軟地下垂,一時如同微風吹送,竟然隱隱漂浮。他抬起左足,正要邁出龍步,忽見面前行來一名美貌女子,膩聲道:“崇卿,人家要比鬥了,來,咱們到那兒去坐吧。”這女子說話聲音嬌嫩清脆,卻是阿姨娟兒,她攜著那少年的手,笑吟吟地替他整理了衣衫,含笑道:“前線戰況如何了……你爹爹過年時會回來吧……”臺下柔風輕拂,有如初春,臺上卻是殺氣騰騰,宛若嚴冬。
擂臺上一個身影緩步行來,華山掌門提劍行步,轉望那無畏無敵的北國高手,蒙古壓陣大將哲爾丹。兩人相互凝視,哲爾丹忽地開口道:“拎、撲、翻?”拎、撲、翻,拎撲翻,哲爾丹不闇漢語,腔調怪異,但他問的確實是那個威鎮四海的名字。
寧不凡,“天下第一”的名號。
蘇穎超微微一笑,雙手挺舉長劍,兜兜地轉了一圈,跟著左腳前探,竟是跳起舞來了。
這是“鶴舞七星步”,十二歲的寧不凡破解了華山百四十年的難題,從此將當代武術與天隱道人的三達劍銜接起來,華山門下見了廟會祭神般地舞步,無不高聲歡呼起來。
蘇穎超沒有說話,但這一舞已然道盡了一切:世間雖大,卻只有他承接了寧不凡的絕世劍法,也唯有他,方能自稱是“天下第一”的繼承人。
哲爾丹倒沒料到寧不凡的傳人如此年少,只淡淡地點了點頭,神色平靜如常。他拱手抱拳,慢慢兩手撐開,左拳上舉過肩,右掌守至小腹,這是他自創的新招,也是他從慘敗中領略的新武術,“大黑天拳”。
兩大高手相鬥在即,萬籟俱寂中,無論是年幼可愛的阿秀華妹,還是位高權重的何大人,場內數百隻眼睛,全在凝視著擂臺上的兩個人。
這個常人高矮,約莫七尺,那個身如熊虎,高達九尺,那個年過耳順,這個未臨而立,相差了三十歲。老驥抗擊少年,兩人功力深淺自是一目瞭然。只是場內場外無不明白,這回的較量絕非歲數的比拼,也不是老邁年高的內力大賽,這是場跨越武道的較量,劍術與拳法的抗衡。
武術極境,空手至尊。分娩來到人世中,那一刻便是空手而來。無論拳腳錘肘,只要空著雙手,便是反璞歸真,存乎自然。這就是哲爾丹練的功夫。
恰恰相反,華山沒有空手武術,華山上下全是練劍的。
蘇穎超沒有除下劍鞘,他只是握住劍柄,默默望著比他高了兩個頭的對手。七尺高的蘇穎超,沒有雄壯厚實的胸膛,也沒有大象般粗壯的臂膀,與九尺身高、形貌威武的哲爾丹相比,他只是個凡人。來到了獅子老虎面前的小孩子。
不過,他手中的劍讓他不再弱小,也不再是個凡人。哲爾丹若是猛虎,他便是個獵人。
天道藏於劍道,以劍知天,以劍求道,凡夫俗子因劍而不凡。寒光閃過,再柔弱的孩子也能力戰猛虎。寒鋒在手,每個人都有爪子,沒有高矮胖瘦、力大力小之分,唯一的分野,只有悟性高低之別。
良知、憐憫、悟性,這就是人獸之間的不同,也是天才與俗人的差異。
劍,是天才的武道。猥瑣瘦弱的“天下第一高手”,他是這樣諄諄告誡蘇穎超的。
“魁星戰五關”最後一仗,“三達劍”鬥“大黑天”,此戰關乎兩國勝負,自是干係重大,非只是蘇穎超與哲爾丹的強弱之爭,更是空手武術與劍法的對決,說來意義深長。
歲末年終,歡欣鼓舞,這個年關必然喜氣洋洋。擂臺上精彩紛呈,兩旁看臺上的眾人也是目不轉睛,阿姨也好,媽媽也好,連妹妹也在專心觀看比武,自無人留意到他已經離開了。
黑衣少年孤身行出校場,來到一處無人樹林,霎時解開了長袍,只見他胸膛肌肉賁起,兩隻手臂青筋纏繞,有若蟠龍繞柱。那身銅筋鐵骨竟如此雄壯懾人。他取出夜行緊衣,緩緩著裝,雪地陽光映照,但見他右臂上的烙印振翅高飛,更顯出他一飛沖天的錦繡前程。
全身黑衣,手握黑頭罩,少年雙目璀璨晶亮。那帶著冷笑的嘴角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