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天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 古蜀人痕跡,三星堆之後裔解密,閱天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安排車馬將白志剛和扶桑送到了峨邊縣。
峨邊位於峨眉山西南約100多公里,白志剛對扶桑講述峨邊歷史,相傳秦惠王移民萬家到蜀地時,就有秦人到峨邊落戶。彝族和漢族是峨邊世居民族,峨邊彝族是古候、曲涅後裔,在距今五百年左右,分別從大涼山遷入。漢建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兵西進,開發”西南夷”,漢民族開始遷入,置州郡,今大渡河以北地區屬犍為郡南安縣也就是現在的樂山,到了明朝正德時期,大批漢民入川,民國三年即1914年,改峨邊撫夷廳為峨邊縣。
在峨邊一村莊,白志剛和扶桑找到了獵人常叔。常叔五十多歲年紀,年輕時打獵為生,現在年經大了,不願再殺生,一家人靠種農田,採些山貨特產變賣為生,日子過得不錯。
白志剛詢問
“常叔,你賣給樂山趙老闆的石錛和石斧,是從哪兒得來的?”
常叔回答:
“那兩件東西,是我前一陣去黑竹溝挖竹筍時挖到的,我見還有些特別,便帶回家中丟在院子裡,趙老闆下鄉來收皮貨看到,我見他十分喜歡,便說送給他,但他執意要給錢,我也就收下了他的一塊大洋。”
白志剛又問:
“除了那兩件石器,是否還有別的東西?”
“上次趙老闆告訴我,如果碰到這些東西就撿回家來,他下鄉時來收,前幾天,我撿到一個土陶罐和幾塊陶片。”
“能讓我們看看麼?”
“可以,我拿給你們看。”
常叔從院子角落處,拿來土陶罐和幾塊陶片。白志剛仔細觀察著,土陶罐上畫得有像鳥眼睛一樣的畫符。白志剛驚喜,這是先秦陶器,年代和那兩件石錛和石斧差不多。
扶桑想起了外公去世前在手心裡留下的鳥頭符號。
扶桑:“常叔,這個陶器,也是在您挖到石錛和石斧的地方發現的麼?”
“也是在黑竹溝,但不是在同一個地方。”
扶桑:“您能帶我們去看看那個地方麼?”
“黑竹溝我也不常進去,那個地方比較邪門,當地人將黑竹溝叫做魔鬼溝,也叫斯豁,彝語為打擺子而死,就是死亡之谷的意思。”
扶桑:“是麼?”
“我可不是危言聳聽,那魔鬼溝裡發生過好多次死亡事件,人畜進入黑竹溝後就再也沒有回來。曾經有外來人對魔鬼溝充滿了好奇心,不聽我們勸阻,進入山谷,一行人五四兩傷,還有二人失蹤。現在,村子裡的人都只敢在魔鬼溝周邊活動,不敢走進魔鬼溝深處”。
扶桑想到李傑倫的父親和叔叔,帶著圖紙去古蜀國遺址尋找寶藏一去不回的事,黑竹溝發現了石錛、石斧和土陶罐,留下了4000多年前古人類生活的蹤跡,關鍵是這個地方也有人神秘失蹤,難道,古蜀國遺址就在黑竹溝一帶?
扶桑:“常叔,你能帶我們去黑竹溝嗎?”
常叔:“我可不想再去那個鬼地方。”
白志剛:“常叔,您也沒有少去黑竹溝吧?您現在不也好好的嗎?”
“以前我不信邪,常去打獵,彝族兄弟曾經勸過我好多次,他們說:在死亡谷最險地段-石門關上部開闊的谷地,是他們祖先住過的地方,祖訓不能入內,否則會遭災。”
白志剛驚喜:“彝族的祖先在石門關上部谷地居住過?”
“彝族人是這麼傳說的,他們對這塊神奇的土地十分崇拜。石門關是黑竹溝的腹地,是塊險惡地帶,驚動了祖先是會命喪黃泉的。獵戶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不回頭,說的就是這石門關死亡谷。我就從沒敢踏入其中!”
“您的意思是,你雖常去黑竹溝,但沒敢踏入石門關?”
“是的,在黑竹溝,我還看到過野人。”
白志剛驚詫:“野人?”
根據常叔的描述,扶桑覺得石門關也許就是外公和兩位結拜兄弟踏足的那個地方。扶桑感到十分激動,無論如何她也要走進山谷裡看一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