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天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查詢線索,三星堆之後裔解密,閱天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仍然因外公和生父的矛盾是什麼而傷腦筋。

尋尋約扶桑去詩社,白志剛也在詩社。

扶桑得知,白志剛在做一項關於古蜀國曆史與文化的學術研究,扶桑正好向他請教關於古蜀國的知識。白志剛問扶桑為何忽然間對古蜀國感興趣?扶桑說受義父影響,想更多的瞭解歷史。

“志剛,你有沒有看過《華陽國志》?”

“看過,我現在正在研究這本書。怎麼,你也在看麼?”

“我就是隨便看看,哪能像你理解透徹啊!”

白志剛謙虛地笑了笑:“比起你父親,我差得太遠了。”

“你還年輕嘛,或許以後青出於藍勝於藍。”

“謝謝你的鼓勵。”

“關於《華陽國志》,你能給我講講麼?”

白志剛十分樂意和扶桑探討,他引經據典解析《華陽國志》,北宋學者曾說:蜀記之可觀,未有過於此者。包括《後漢書》,《三國志注》,《資治通鑑》等都大量取材於《華陽國志》。可有些人把它列為霸史,或者列為偽史,也有歸入別名或雜史的。白志剛認為它詳細敘述了古代西南的歷史地理情況,作為地方誌比較合適。這部書敘述蜀漢史,比西晉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更為詳細。如諸葛亮評定南中,《三國志蜀志》僅寥寥數語,而此書卻有長篇論述。可以這樣認為,《華陽國志》是研究古代西南各族人歷史,地理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獻,當然還有一些人稱這本書為“巫書”,遠古時期,人們大多信仰鬼神之說,這本書中記錄了許多中國的巫鬼文化,也算是對先民們生活文化的研究。

根據記載,古蜀國的開國君王稱為蠶叢。蠶叢部落始居岷山石室中,蠶叢為了給族人尋找一塊更好的安居之所,四處勘察地形,終於在川西地區發現了一塊富饒的平原,於是率領部落從岷山向成都平原遷徙。蠶叢勸農養桑,在蠶叢氏的帶領下,屬地逐漸成為一塊農桑繁榮之地,開啟了古蜀國的百代鴻業。蠶叢氏之後是柏灌,活動中心在今都江堰一代;之後是魚鳧。書中關於魚鳧的記載不多,但白志剛從其他史料推測,到魚鳧時期,古蜀國的範圍已經很廣,大約按時間對應來推算應該是商代中期;接著是杜宇,他以褒谷,斜谷作為國家的前門,熊耳峽,靈關山為國家的後門,玉壘山,峨眉山為城郭,岷江,嘉陵江,等則孕育魚米之鄉,汶山為畜牧地。之後杜宇的丞相鱉靈因治水有功受民擁戴取代杜宇立為蜀王,號曰開明帝。開明王朝後被秦國所滅。經過世代的遷徙,開明王朝時期把都城遷到了成都。

扶桑提到上古奇書《山海經》,她從小就看這本書,對《山海經》,一書是有些偏愛的,她認為,山海經可以算是蜀巴史,(海內經)描繪的即是成都平原的地理特徵。千百年來人們對太陽的崇拜,與(海內經)記載相吻合。

白志剛說:《山海經》中對龍、鳳凰、鸞鳥和治水英雄鯀的記載,沒有史實可以探究竟。神話中的龍可細可巨、能短能長,自在往來於水、陸、空,興雲佈雨,澤被萬物,神變莫測,往往是天帝天神的駕乘,《山海經》中提到的天神都是能乘龍飛行遨遊的。我們說龍翔九天,但飛翔總是離不開羽翅的。但是,中國上古時期絕大多數龍的造型是沒有羽翅的,這很讓人懷疑其是否是傳說中能夠自在飛翔的龍,由此也就愈增加了《山海經》的荒誕性。白志剛認為,研究蜀歷史,《山海經》不足為據,只能是略作參考,而《華陽國志》的實料價值,卻是難以推翻的。

聯想到李傑倫的爺爺李乘風也許是憑藉《華陽國志》尋找到了古蜀國遺址,挖到了寶物,她認為也許如白志剛所說,《山海經》的史實性,不如《華陽國志》。

今非夕比,白志剛從北平求學回來,果然和從前大不相同,他不僅見識廣而且學識淵博,扶桑內心對白志剛有了幾分敬意。她和他出入學校圖書室,查閱《淮南子》、《蜀王本紀》等有關古蜀國的書,白志剛是為了學術研究,而扶桑是想透過解讀這些書,破解古蜀國都城遺址!成都平原如此遼闊,一切有如大海撈針!扶桑感到力不從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路人甲壓倒孤傲總裁

什麼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