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三軍將聚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8章 三軍將聚,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睦州,青溪縣西北,幫源峒。
幫源峒又名幫源洞,廣深約四十餘裡,橫亙數十里。
其外山巒疊嶂,道路迂迴曲折,兩旁多是峭壁懸崖,地勢險要陡峻。
其內洞穴相連,有大有小,有深有淺,環環互通,不知出口何處,外人入內,多半自迷其路。
幫源洞最前方有小山喚作箭門嶺,乃是幫源的屏障,箭門嶺北面又有兩座山,兩山相接處有個山口,叫北山口,乃是進入幫源的正途。
箭門嶺的南面,山腰上隱蔽著一條小道,是進出幫源的秘道,叫南山口,可以從此地走山間嶇路,直達幫源。
南山口被茂竹叢林覆蓋著,十分隱蔽,不熟悉地形之人極其難找見這裡。
眼下已是睦州之戰十餘日後,劉延慶帶著本部兵馬兩萬有餘,折可存帶一萬兵,姚平仲帶一萬兵,趙檉又派杜壆再領一萬兵,共計五萬多人,進攻幫源。
因為地形不熟,所以兵馬就在箭門嶺駐紮,然後撒出斥候進去裡面探查。
但連續二三日,派出去的這些斥候,卻沒有一個回來,也不知是在山中迷路,被狼蟲虎豹吃掉,還是幫源這片區域處處都有賊軍埋伏,被擒獲斬殺了。
劉延慶急忙議事,愁眉不展對摺可存等人道:“向來入山圍剿都是多兵剿少兵,以兵數來彌補地形劣勢,依之前方臘兵力推算,如今這幫源峒至少還有十幾二十萬賊軍,如今我等才五萬餘兵馬,探查都是費力,又要如何進攻?”
眾將皆不語,這等事情是明擺著的,誰也想不出好辦法來。
就在這時,忽然帳外小校來報:“大帥,遠處黑鴉鴉無數人,打著王旗,有前哨將軍過來傳令,說是鄆王殿下到了!”
劉延慶聞言頓是一愣,急忙站起:“鄆王來幫源了?”
旁邊的折可存與姚平仲互望一眼,心說果不其然,打下睦州後他倆回杭州整軍,趙檉曾說,鄆王很可能會過來摘桃子,搶軍功,讓他們行事謹慎一些。
姚平仲偷偷瞅了眼劉延慶,瞧他一副錯愕模樣,不由暗裡皺了皺眉。
就這時,鄆王的前哨將軍到了,眾將一看,除了杜壆外其他人都認得,竟然是劉光世。
姚平仲不由撇了撇嘴,心說父子通風報信,還裝成驚訝模樣,這劉家人臉皮也忒厚了。
顯然是劉延慶去秘信給趙楷報知軍情,他就算不想巴結鄆王趙楷,可也要為自家兒子考慮。
劉延慶共有子女十四人,其中最出色的乃長子劉光國和次子劉光世,劉光國此刻就在帳內,一但隨軍拿住方臘,戰功自是妥當,但劉光世卻跟著趙楷在洪州,若是趙楷一直不出兵,最後卻是什麼都撈不到。
所以劉延慶便寫了信過去,這信自然不能直接寫給劉光世,而是給趙楷,報了當前戰況,言道兩浙幾乎全部收復,如今圍賊於幫源,戰事即將結束,至於來不來那就是趙楷自家決定了,他信中可沒有主動請這位三大王出兵,但他估計這位是十成十的都會跑過來爭功。
這時劉光世見禮,道:“大帥,鄆王馳兵剿賊,已到帳前不遠,還請大帥前去迎接。”
劉延慶頓時“啊呀”一聲,急忙伸手去拍腦門,道:“竟然是鄆王馳援來了,諸將快隨本帥去迎。”
折可存在旁看他演的尷尬,也不由嘴角抽了抽,姚平仲則不屑地挑了挑眉毛,二人跟著出了大帳。
過不片刻,趙楷在群人的簇擁下走了進來,野路崎嶇,他穿著長袍,鞋子袍擺都弄得髒兮兮,上面還掛了草棍荊刺,看起來倒是風塵僕僕。
他此刻心中興奮,倒也沒顧這些旁枝末節,若是平日必然受不了此等骯髒腌臢,馬上要沐浴更衣。
他當下著急軍功,軍功大於一切,有了軍功他便有了和趙桓徹底撕開面皮相爭的底氣。
道君皇帝早有更換太子想法,暗裡也提點過他,滿朝大臣不說全部支援他,也有十之七八,剩下一二成還多是中立派牆頭草。
只要他軍功充足,那麼改立太子水到渠成!
趙楷在帥椅坐下,寒暄問詢幾句後,便聽劉延慶報告軍情,當聽到劉延慶說派出斥候無一返回,疑被賊軍擒殺後,不由道:“那賊首方臘起于山野,這幫源下方村落大抵都是賊軍所冒,將這些人都殺了,賊軍於外無處落腳,只能奔回峒洞,大軍便能長驅直入。”
劉延慶道:“鄆王此計甚好,那賊首以魔教之名起事,這幫源一村一寨,全都有染,但凡殺了,不會有錯。”
接著他又言幫源縱深廣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