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1章 中秋,詞曲,懸案,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十五中秋節,天剛矇矇亮,東京城內就熱鬧起來。

走在街邊,兩旁商鋪都掛了花頭,有些更講究的還重新粉飾了店面彩油,入眼望去煥然一新。

但凡有賣酒處,都將罈子酒缸擺去門前,挑了“醉仙”二字的酒旗,就是樊樓、任店、潘樓、高陽正店這等地方也不例外。

這一日東京城皆賣新酒,大抵中午前就會售完,然後小店放下酒帘子,不再做生意,回家歡度佳節,大店如樊樓等則敞開門戶,於大堂內加桌,是年裡生意最好的一天。

從皇宮到平民,家中都會擺宴,無論奢陋,好好操辦一場家宴,團圓子女,都不想辜負此等美好時光。

即便是身居陋巷的窮苦人家,也會盡全力去買上一些酒水,回家慶祝中秋,寧願之後冒著沒錢買食物餓肚子的風險,也不願意虛度這個日夜。

秦王府上早就備好了各色節令東西,尤其是酒,種類繁多,簡直應有盡有,不過這些大抵都不是花錢來的,有軍中將官送禮,也有樊樓這種地方攀附孝敬。

大宋飲酒普遍,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男人喝,女人也喝,易安居士李清照就寫過“濃睡不消殘酒”“沉醉不知歸路”等詞句。

李清照的父親是李格非,進士出身,曾任禮部員外郎,乃蘇東坡的學生,“蘇門後四學士”之一,李清照的母親為元豐宰相王珪長女,善文詞,繼母則為元佑舊黨首腦王拱辰的孫女。

一大家子全為元佑黨人,而且和秦檜還是親戚。

秦檜妻子乃元豐宰相王珪孫女,李清照乃王珪外孫女,親屬關係極近,她與王氏乃親表姐妹。

趙檉曾於幾年前寫文抨擊過李清照,稱其詞雖婉,其人卻“只知嗜酒爛賭”,敗壞家門風氣,有損文壇名聲。

李清照填詞反擊,言辭犀利,步步緊逼,都中要害。

趙檉不能敵,只好再道男不與女鬥,少不與老爭,就此作罷。

這個少不與老爭,實在是李清照長趙檉太多,今年已經三十有六。

不過這乃文壇之事,倒與背景身份無關,只看文壇聲名地位,自古如此,記做士林佳話,供讀書人敬羨感嘆。

因為於文壇上不夠聲名地位,連與這二人寫文相罵的資格都沒有。

就在前陣兒,趙檉打了秦檜後心中來氣,填了一詞嘲諷李清照,言之名門無後,一代不如一代。

李清照這次卻沒反擊,只是寫了首自嘲,以她那種目空一切的性子,這已算是在微微低頭。

趙檉一時不免得意。

此刻秦王府內戲臺和月臺都已搭起。

戲臺寬大,披紅掛綵,後面班子裡的人正在化妝換衣衫,馬上就要上臺表演。

大宋的戲曲其實是雜劇,由各種歌舞、正曲目和雜戲組成,其中只有曲目是正戲。

演出時先演一節由五個角色出場的小歌舞,稱為“豔段”,再演“正雜劇”,其中正曲目是以大麴曲調演唱故事,雜戲則是驚險雜耍或是一段滑稽戲。

宋雜劇上承隋唐的參軍戲和歌舞戲,在這個基礎上吸收曲藝歌樂,下啟元劇的扮演說唱故事,開正戲主流敘事先河。

這邊戲臺準備上,那邊已經在排列桌椅,前面只有一張椅子帶圓桌,自然是趙檉坐的,後面林林等等又排了百十來個,多餘的是給碎玉樓準備。

碎玉樓裡幾乎都是沒有家業之人,本來更多,但被趙檉派出去一些,如今只剩下幾十個,趙檉大早便下令關店,都來府上過節。

這時不過早飯剛畢,府內就熱鬧的不行,不但碎玉樓的人有坐處,就是府內有職位的也都安排了位子,至於一些下人只要手上無活,亦都可以過來看戲。

趙檉換了身新袍子,通知下去後便來到臺前,眾人一起問好,他坐下後回頭去看,大宋此刻對男女尊卑的規矩不多,身後卻是女眷排在了頭裡。

小娘、簡素衣、戚紅魚都已到場,戚紅魚還帶了趙盼兒,想來茶店今天也是停業大吉。

他拿了戲單瞅上幾眼,微微搖頭,雜劇就是雜劇,正目不多,自唐以來便是如此,至於其中的曲調大抵由相同宮調若干曲牌連綴而成,與詞相似,有大麴、法曲、曲破、諸宮調、詞調等,往往“一宮到底”“一韻到底”。

其實無論曲或是詞,都繼承隋唐,相似較多,都須按照聲律固定格式填寫。

但曲更活潑些,可在某特殊聲律下增添字數,所以按曲牌填曲,字數未必一定相同。

而詞固定格子,不能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