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5章 彩雲之南,藤甲價值,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西,所以藤甲之事自然便要幫忙。”說到了這裡段思嫣俏皮一笑,給自己又滿了一杯果酒。

趙檉瞅她,心想段易長當時還拿出過一闋詞來,怕不也是這昭慶公主所填,看來這大理確是仰慕中原文化許久,皇室中人也學寫詩作詞。

他又轉念一想,自家難道真的在大理如此有名?上次段易長來說的那些並非故意阿諛奉承?

倘是這樣,以後有機會倒真要去大理走走,畢竟那邊風景好不說,受人景仰也是一種享受。

兩人又喝了幾杯,趙檉步入正題,詢問道:“不知公主打算如何打造藤甲?”

他此刻已知段易長被其它皇子盯住,藤甲事情大抵還是要落在這位公主身上,且看她是個如何章程。

段思嫣似乎早就胸有成竹,開口便道:“雖然眼下大理也不使用藤甲,但總不能明目張膽去造,而且城中郊外,也找不到僻靜的地方隱藏,所以我打算將藤甲放在一些山中寨子去造。”

“山中的寨子?”趙檉點了點頭,大理那邊山中多藤,又產桐油,倒是可以直接就地取材打造,省卻了運送材料的麻煩,同時此事不出山,一直在山內進行,也規避了暴露的風險。

“就是山中的寨子。”段思嫣點了點頭:“原本造藤甲的方法也是從那些寨子裡得到,其實不算什麼特殊的秘密,一些年久的寨子總有一家半家知道如何打造藤甲。”

“我知道一副藤甲大抵要兩年才能完成,不過若是操作得當,年半的時間也未必就造不出來吧?”趙檉想了想道。

“按照正常道理,一年半的時間確實可以,但那是要天公少雨,陽光充足,可年裡哪能都是這樣的天氣……或許可以早兩個月,但不能完全保證。”段思嫣思索道。

趙檉皺了皺眉,這和他想的不太一樣,雖然藤甲的製造過程步驟都不能省略,但他覺得只要中間精細些,還是可以省掉一些時間的。

“還有桐油原因。”段思嫣道:“藤甲需要桐油浸泡,雖然我大理生產桐油,但是鎧甲體大,若是生產多了,也沒有那麼多桐油一起浸泡,要輪流進行,這樣便會再耽誤一些。”

趙檉沉吟道:“若是有足夠的桐油,是不是會節省時日?”

段思嫣道:“如果桐油足夠,哪怕天氣不好,年半的時間也差不多會造好一副,只是山中寨子本就貧瘠,就算是在城裡,也找不出那麼多桐油來。”

趙檉聞言笑了笑,此事確實如此,哪怕大理生產桐油,但一副藤甲幾乎就是一個人的體型,要一起浸泡多副藤甲,那得需要多少?山中的寨子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些桐油儲藏。

他道:“製造有先後,未必所有寨子能一起開始,倘以兩年為期,公主覺得可以造出多少藤甲?”

段思嫣道:“這個我與阿弟計算過,大概兩三千副總該是有。”

“兩三千副?”趙檉不由搖了搖頭。

段思嫣望向趙檉微微露出疑惑,雖然沒問過趙檉要這藤甲幹什麼,但既然是私下進行,肯定就是要幹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只是她和段易長都認為趙檉不可能謀反,畢竟以大宋的制度,山匪流民造反或許容易,但皇室中人想要造反卻難比登天,因為大宋調兵的權利在樞密院,又有西軍在外,皇室中人處處受限,也沒機會做些聯絡山賊,裹挾流民之事。

可是不造反,要那麼多藤甲幹什麼?

“一萬副!”趙檉伸出一根手指:“兩年時間,本王要一萬副藤甲,本王剛才粗略算過,一個寨子只要能完成百副,那隻要一百個寨子就可以造出這些藤甲來!”

“一萬副?”段思嫣聞言頓時大吃一驚,這麼多藤甲不是造反,又是要幹什麼!

趙檉看她表情微微搖頭:“我用這些藤甲是要在西邊做些事情,非公主所想之事。”

段思嫣這才定了定神,要知道大理一年的國庫收入並不算多,大理地小人少,稅收不高,部分進項來自和大宋通商,可這一萬副藤甲的價錢,怕是可以抵上大理一兩年的通商貿易收入了。

這個時候一副正常禁軍鐵甲的價格,騎兵大概是八十貫的模樣,步兵大概是四十貫左右,其他各兵種的不同鎧甲,大抵在這其間。

原本大宋剛建朝時,也就這些價格的一半,但到道君皇帝此刻,鎧甲的成本價格直接翻了一倍。

按照這個價格,再換算成白銀,一副騎甲已經要四十兩的模樣,步甲也要二十兩,畢竟白銀此時也早就不是一比一的兌換比率。

而藤甲這東西,其實馬步都能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金手指

鋼城小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