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說冬日更深,時間已進入到十二月,年關逐步趨近。

道君皇帝這日早朝紫宸殿,群臣山呼禮拜完畢,文武大臣分兩班站立。

道君皇帝似是心情不錯,未待值殿官唱令,親自開口道:“眾家愛卿,有事就來啟奏,無事捲簾散朝。”

文武群臣互相張望無一人開口,這時太宰左相王黼邁步出班,道:“臣啟奏,陛下有萬千之喜!”

道君皇帝撫須道:“王愛卿,喜從何來?”

王黼禮道:“官家,近有蘇州出土一隻寶鼎,乃上三代鎮國之器,乃是大喜。”

道君皇帝納悶道:“竟有此事?到底是何寶鼎?”

王黼道:“回稟官家,這鼎傳聞是神人取女媧煉石之火鍛鍊打造,共得九隻,上三代傳繼,後來周失天下而鼎沒,如今現世乃是天大吉兆。”

道君皇帝喜道:“朕久聞禹時有神人造九鼎傳世,未嘗親見,王愛卿,寶鼎現在何處?卿可派人運來。”

王黼道:“官家,這寶鼎乃是蘇州應奉局提舉朱勔發現,已經運送至京,此刻就在殿外。”

道君皇帝道:“好好,朱愛卿果然忠臣,馬上抬上殿來,朕要與眾卿共賞。”

王黼領旨,隨後便叫站殿將軍指揮著禁軍力士將一隻大鼎抬到殿中。

道君皇帝走下御座觀看,只見好大一隻寶鼎,就是三足峙立,兩耳外張,外飾黃金,金碧交輝,上面鑄就的蟲魚篆文,文法深奧古妙,不同於李斯小篆,滿朝大臣竟然無一人能識。

道君皇帝頓時大喜,立刻傳旨道:“速將寶鼎供奉明堂,以後另建別殿安放,待能取得其餘八隻,當盛大演禮,天下共賀。”

眾臣紛紛道喜,言此乃盛世之兆,當本朝大興。

道君皇帝又道:“傳朕旨意,朱愛卿獻鼎有功,加封威遠軍節度使!”

隨後再傳旨於延福宮設宴慶賀,道君皇帝乘逍遙輦,又派人請來鄭皇后乘龍肩輿,公卿大臣,內侍宮娥四、五百人,在殿前宿衛軍守護下出了後苑宣和門,君臣一行緩緩進入延福宮。

只見宮苑內數不清的樓臺亭榭,都是雕樑畫棟,長廊環繞,窮極奢麗,此刻哪怕是冬深天氣,但那景苑內卻獸叫鳥鳴,寒梅吐蕊。

起初建設延福宮時,蔡京命童貫、楊戩、賈祥、蘭從熙、何沂等人分任宮使,所建的樓臺亭榭,山水植物點綴,五個比奢侈華麗,互不延襲,動用役夫工匠幾萬人,消耗錢財難以數計。

慶賀宴席擺在宴春閣,這宴春閣雄偉壯觀世上罕有,廣十二丈,高一百一十尺,閣周圍舞臺四列,閣前掘池為海,海中壘石為山,山上修造飛華、橫度二亭,跨海有迴廊曲橋供人賞樂。

道君皇帝和群臣進閣飲宴,互相慶賀得鼎之喜,大司樂趙禹命奏禧安樂,四臺歌女舒袖舞蹈,紅綠翩翩如同蝴蝶穿花。

宴會直持續了兩三個時辰,隨後道君皇帝又率群臣遊歷艮嶽,遠望萬歲峰上蒼蒼翠翠,有亭翼然,山上殘雪半融,斑斑駁駁如同銀花鋪地,殿閣飛簷下面倒掛水晶銀柱,煞是好看。

道君皇帝聖駕進了花苑,傳旨停輦,隨後藉著酒意,用手指路旁一株枯梅隨口問道:“此花何名?”

邊有小宦官應聲回答:“官家,此乃是芭蕉也!”

道君皇帝微微一愣,沉思無語。

待又看了一程,他復指一株枯柏問道:“此木何名?”

又是那隨侍的小宦官答道:“官家,此是芭蕉也!”

微宗皺了皺眉,心中已然不悅。

轉過花苑,徽宗又指一叢枯木問:“有誰識得這幾株花?”

左右群臣無人能識,那小宦官只好硬著頭皮上奏道:“官家,此花亦是芭蕉也!”

道君皇帝聽罷,勃然大怒,喝道:“枯死花木各不相同,為何一律都是芭蕉,你敢狂言欺朕嗎?”

小宦官嚇得渾身顫慄,慌忙跪在逍遙輦下請罪:“卑奴該死,卑奴實不知道花木的名字,因常聽人說,芭蕉的葉子是焦的,所以卑奴誤為是芭蕉,望官家開恩,饒卑奴死罪。”

道君皇帝看也不看小宦官一眼,喝道:“傳監圃官來!”

不一會,監圃官到輦前跪倒叩頭,道君皇帝將所見的枯花死樹細問,監圃官一一細奏明白。

道君皇帝冷哼道:“這些花木為何枝枯葉燥,凋萎而死?”

監圃官回奏說:“啟奏官家,這些花木都是從兩浙、兩廣移根來栽,一路漕運,泛江渡海,有萬里的路程,經歷了多少風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